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918|回复: 20

佛教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5 2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到底是什么?
发表于 2020-1-25 2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引经据典,想说说自己的一点亲身体验吧。
        最开始没走进佛教的时候,我是轻视的。那时候看到很多人烧香拜佛,花钱祈求保佑和实现自己的愿望,心里一直想问这些人一个问题,假如佛不会保佑你们,假如没有这些加持和好处,假如你不论如何都会遭遇不幸,假如你明天就会死去。。。你还会信佛吗?
       我那个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什么上的呢?
       等过了一些时候,我读了释迦摩尼佛的传记之后,我觉得信服了。但我信服的不是因为某一尊佛存在,而是我坚信只有自觉和觉他才是拯救自我与别人最重要的路。
       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是我自己选择了佛教,是自己选择了我的信仰——如何走向觉悟的路途,我的选择跟任何一尊佛存在加持与否,甚至我将来会处在什么样的处境都没有关系。不得不说,走进佛后,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信仰。你的意识和根基究竟扎根在哪里?
       最让自己看开的一瞬间,是那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也是我在佛学中明白的第一步——我不想过得现实,只想活的真实。
        信佛后,我变得诚实,对自己诚实。开始逐渐的学会客观的了解自己和评价自己。我才发现我没有那么善良,没有那么聪明,我的脾气和弱点,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黑暗面统统呈现出来。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之前被批评会暴跳如雷,其实让我们失控的是看不见自我带来的自大,和无法接纳自我带来的自卑在时时刻刻左右着我。
       记得新年到庙里我对着大殿里的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我从来没有真的了解过我自己。
而正是因为想了解自己,才觉得捆绑在身上的假象和妄想太多了。才想卸下来,真的看清楚。
我对佛的依恋更多是建立在,因为他的圆满自足,所以我相信他一定是那个最了解我的存在,因为我看不透我自己。
       为什么信佛呢?
       对我而言是快乐自在。
       极致的简单才能容纳所有缭乱的繁杂。
发表于 2020-1-25 2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与佛教的定义


在中国的古籍里有“佛教”这个词,但是在古籍中,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诫,具体指佛经所记载的佛的言教。比如“七佛通戒偈”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诫的意思。今天我们所讲的佛教,是指作为一种宗教的佛教。这种佛教的讲法,主要是近代从日本传过来的,它指一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宗教。作为宗教,佛教跟其他宗教有一致的地方。如果按照宗教学的研究对象看,佛教显然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因为它具备其他宗教所共有的一些特点,比如有教主、教义、教团,而且是我们国家法定的正规宗教之一。


关于宗教的定义,现在的统计,全世界有一百多种,几乎没有哪一种被世界各国的宗教界跟学者所公认。中国的宗教各有各的特点,要概括出一个普遍性、准确的定义,确实很难。我们国家,一般用崇拜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体系;西方国家用的比较多的是,提供给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信仰体系。总之,宗教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信仰。佛教现代领袖太虚法师曾经讲过,各个宗教的源头都是教主的宗教体验。大多数宗教体验,都是人神交通的体验,就是他作为一个人,体验到或者看见高于人的神,或者通过某一种方式跟神发生交流,然后由神传递给他一种信仰。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宗教的实质应该说是人神交通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说,神可以看做是地球外的球外文明,或者是比人类高的宇宙生物,他跟地球人进行某一种方式的交流的产物。从宗教学来讲,它是人内心深处的信仰与社会苦难矛盾的产物。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异同


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的地方是,它也是源于教主的宗教体验,但显然有不一样的地方。


佛教的宗教体验是一种觉悟,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获得的一种觉悟。这种觉悟在佛教看来是一种智慧,现在的心理学把这种宗教体验划归于“意识转换状态”。我们日常的意识大概有十多种活动状态,还有人所不知道的非常特异的一些活动状态,叫做“意识转换状态”,比如由禅定所得的经验,由通神所得的经验等等。释迦牟尼佛所得的体验是在禅定的基础之上,通过用智慧观察人生痛苦的根源,所获得的一种觉悟。在这一点上,跟其他宗教的教主所获得的宗教体验有很大不同。比如耶稣跟默罕默德,他们主要是通过跟神、上帝或者真主,进行交流所获得的宗教体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是通过自己的修行,我们把它叫做瑜伽实证,用瑜伽实证的方式自己得到的一种觉悟。


其他的宗教大多数都崇重信仰,强调必须绝对的信仰神,而佛教正好相反,非常反对信仰神。它不否认有神的存在,但是它认为神只不过是比人智慧高一些的众生,值得尊敬,但是并不一定值得信仰。应该信仰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一种智慧。所以梁启超讲,佛教的信是一种智信。很多宗教的信,是出于人感情上的一种宗教信仰,把他自己理想的信仰对象都加在神的身上。这个神,从很大的程度上讲,是人按照自己的信仰所塑造的。佛教在这一点上,与一般的宗教,尤其是西方人所认为的一般的宗教定义,确实有很大不同。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列举各种意识形态,他把佛教列为一种,宗教另列为一种,这说明恩格斯认为佛教不属于宗教,它是一种单独的社会意识形态。


欧阳竟无居士对佛教的定义


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当时的佛教界和学术界就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在当时,宗教是社会革命的一个对象,一般的人,尤其是激进的人都认为宗教是很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打倒。所以,护持佛教的佛教徒,就要强调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当时,以欧阳竟无提的口号最响亮。他的口号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这个定义对于佛教来讲是最好的定义,佛教确实是具有这三个性质。


佛教“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因为它在形式上,尤其是信仰的形式上,跟其他宗教没有太大差别,显然属于宗教。而且大多数佛教徒的信仰,跟其他宗教徒的信仰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佛教徒虽然很多,但是真正智信,信仰佛教智慧的,在佛教徒里边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说佛教是宗教,这是合理的。


佛教亦哲学。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哲学,但是其他宗教的哲学都没有佛教的哲学丰富。台湾的著名学者方东美认为,佛教华严宗的哲学超过了所有西方哲学。现代科学比一百多年前发展了很多,拿一种简单的唯物论、唯心论显然不足以概括现代科学的成果,不足以解释世界。最近几十年,又出现很多比唯物论跟唯心论更高一些的哲学。但是跟佛教华严宗的哲学相比,这些哲学还是显得比较幼稚。而且佛教非常重视哲学思辨,佛教的修行是必须要用哲学思辨才能在禅定当中修观。所谓的观,就是用哲学观进行思考,用哲学的方法究明自己身心世界的奥秘,有人把这叫做内求的方法。所以有的人把佛教完全看作一种哲学,如果就它的教义来讲,也是有道理的。


佛教亦科学。佛教里边有一些结论,完全被现代科学证明了。比如,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虫,人的身体里有八万四千户虫,这是佛经里边经常讲的,现在在显微镜下发现确实是这样,而且数量不只八万四千。现在证明,在人的身体里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细菌,光是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一百多亿个细菌。还有关于世界的广阔的宇宙图景。在佛教的《华严经》里描述了佛教所说的“法界”,法界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宇宙,一个宇宙全景。我们要描绘宇宙全景,现代的科学用哈勃望远镜所见的仅仅是很小的一个范围,描绘宇宙全景在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华严经》里就描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宇宙全景,这个全景叫做世界海。世界海有二十层,在每一层里有百亿日月组成的世界,大概略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星系。而且它描述这个世界海里的世界的形状大概有一百多种,有的像螺旋状,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蝴蝶,有的像一座宝塔等等。现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图景,确实跟这个非常相近。而且经里边讲,这些世界都处在不停地旋转当中,现在证明,所有的星系都是在旋转。关于更深层次的人的心理、人的身体,还有物质与精神最深层的关系,这些哲学上、科学上最前沿的问题,实际上佛经里边都讲到了。


十九世纪初期,佛教由在印度的一批英国人介绍到西方,当时正好也是西方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当时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看了佛教对人心细致的分析以后,都非常吃惊,因为它的细致程度超过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人心的研究。佛教大概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人有深层心识,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过了两千年以后,大概莱布尼茨才提出有深层心识,然后发展到弗洛伊德,才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深层心识学说。所以西方心理学家把佛教看作一门心理学,他们现在的定义是有某种宗教背景的心理学。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能够应付科学时代信仰需求的,只有佛教。很多西方的思想大家也这样讲过。现在科学界,尤其是一流的科学家中,关注佛学的人不少。吉林大学王教授,多年以来一直在美国讲《楞严经》。他主要的听众是一百多位科学家,其中有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学习佛经不一定是信仰佛教,他是想从佛教哲学里得到科学方面的启示。其次,他们想从佛教里边得到一种研究方法,解决科学的瓶颈问题,因为佛教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身心世界的方法,尤其是提高智慧的方法。在现在高层次的佛教徒里边,对佛教有兴趣的,学量子力学的人最多。比如当代很优秀的佛教学者周贵华,他研究唯识学很好,他是北大量子力学的硕士,读了佛教的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前主任王守益先生,有一个科学家的团体,办有刊物《佛法与科学》。物理学家王季同研究佛学影响也很大。像科学家这么关注一种宗教学说,这在其他宗教里是没有的。所以说佛教亦科学,完全可以这样说,尤其是心理学方面。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当然也可以这样说。非宗教,虽然它跟其他宗教有共同的地方,但它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是崇重智慧不崇重信仰,这一点跟宗教又是相反的。宗教是有神论,佛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无神论,尤其是禅宗与原始佛教。当然就可以说它是非宗教。


佛教非哲学。如果说它是哲学,哲学家会承认,但是佛是不承认的。佛认为,如果说他是一个哲学家的话,《金刚经》里讲,这叫做谤佛、诽谤佛,因为把佛降低了,只把佛看作一个哲学家。哲学是运用人的理性思维自由地进行思辨的一种学问,它的成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片面的。它跟科学一样,可以发展,可以辩论。但是佛法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一个,是不可以辩论的,也是不可以宣讲的。所以佛说法的性质跟哲学家讲演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佛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场教学记录,它不是一个哲学著作。佛说法的过程,有人把它比作实验报告,因为它的写法跟实验报告的结构非常相近。它记录这一次说经的过程、听众、反应、所说的经等等。而这个现场说经,不仅仅是说经,他是一种现场教学。他说一句,下面的人马上照着做,是一边说一边修,说到修到。所以很多佛经的末尾记载,佛说完这部经以后,多少人证得阿罗汉果,多少人证得“法眼净”。“法眼净”就是打开了智慧眼,相当于禅宗的开悟。这是一种实验报告。一般的人看佛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研究佛学的人认为,佛经与其他的哲学著作是一样的,把它当作一个哲学著作去研究,实际上性质完全不同,所以说它非哲学。


佛教非科学。因为科学有严格的研究方法,而佛教所用的方法虽然与科学有共同的地方,但明显有不同的地方。禅堂大概可以看作实验室,但它不用仪器。科学是用外求的方法去研究物质世界。如果是研究心理学的话,就是把人的心理活动当作一个物质现象,用研究物质现象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研究社会问题。而佛教的方法跟这个显然不一样。佛经里边虽然也讲了好多数字,有多少个世界,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多远,有多大,但是这些大多数都是文学性地描述。科学必须是非常确切的,而佛经里的这些描述都是非常不确切的,不能把它完全看成一种科学,所以也可以说它非科学。


佛教“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超宗教,它具备宗教的特点,但跟一般的宗教又不一样,可以说是一种超级的宗教。它虽然有哲学,又超越于其他哲学,所以可以说它超哲学。它有很多科学的内容,也有很多科学的方法,但是又超越科学的方法,所以说它超科学。太虚大师曾经讲过,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他认为,广义的科学方法,必须加上东方宗教长期以来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方法,来研究自己的身心。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但是科学基本上不采用它。太虚大师的说法非常好,如果把现有的科学方法再加上佛教等宗教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这可以看做完全的科学方法,有希望揭开所有的宇宙之迷。只用现有的狭义的科学方法,不可能揭开所有宇宙之迷,尤其不能揭开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用欧阳竟无的“是、非、超”这三句话来概括佛教的性质是比较准确的。作为形式的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其他社会历史现象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它是发展的,适应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态。在现代科学的时代,应该对宗教尤其是自己的信仰,用佛法的如实知见作冷静的观察跟把握。如果这样把握的话,宗教所讲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信仰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它的教化作用,但是也可能有它消极的一面。尤其是教团,它也跟其他的社会实体一样,也可能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跟影响。


------------------------------------------------------------------------------------------------------------------------------------------
对于佛法中那些当前科学无法解释的概念如何理解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对整个科学有一个评价,就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的,但也是片面的。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因为理论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用来研究物质世界,分门别类去研究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研究世界的整体、研究微观层次及精神心理等问题时,这种方法是不够的。他认为完全科学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再加某些宗教所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就是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实验开发出一种智慧,去直观自己以及整个世界的实相。


太虚大师这个说法是非常好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佛法和科学在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上存在差距。


佛陀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之所以达到那样的高度,据佛法讲,是因为其通过太虚大师所讲的,在当今科学基本属于“盲区”的“自内证”的方式,经过多劫的努力,成就了一种称为“一切种智”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知一切(关于这种智慧,后文中有作介绍),但是佛陀只传导与众生解脱相关,与众生究竟安乐相关的内容,之所以不教授科学,并非是因为佛不懂科学,如果佛不通晓一切科学和文明,那么佛的智慧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种“不教授”,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因为佛陀认为科学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也无法帮助众生圆满福慧,获得大自在。


以轮回这类观点为例,之所以现在人们很难相信,有一定原因是佛教的认识过于超前,当前人类的认识水平太有限,所以导致这类理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理上就不太能接受得了。尽管国外有不少这方面的案例,但是由于受限于当前的科学水平,所以无法采取合适的研究方法,使之作出符合当前科学认识的解释,所以在学术界影响力实在太弱,也无法让大众信服。国内就更不用说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之本,这样的研究就不太可能了。在佛教徒和道教徒中,不乏有前世记忆的人,有的少的能记得一两世,多的甚至能记得多生多世,这样的人我自己也亲身接触过,有的人之所以成为佛教徒可以说跟这些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这些事对于那些不信的人,要想说服他们,是很乏力的,因为这种经历和记忆如同涅槃一样,是个人的体验,无法展示,所以这也自然会使得不少人认为这些所谓的轮回案例不靠谱。


并且,轮回并不单是佛教的讲法,早在佛陀降生之前,轮回说便在印度宗教界广泛流传,是当时人普遍的信仰。晚近学者因而有认为佛陀之所以讲轮回,乃是顺应民俗信仰而施行教化的权变之策。对于这点,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相似性,是因为修道者的共同体验,当时讲轮回的外道远不止婆罗门教一家,那个时候印度有各种修道团体,其中不乏修入甚深禅定开发出神通的修行者,他们通过天眼通和宿命通这样的神通就知道众生一直在六道之中生死轮转。所以其中理论的相似性,相当于对于某种现象和规律的共证,而佛陀因为通过宿世修行证到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在各种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上,比之与各种外道最为圆满和透彻。


就目前科学和哲学在认识上确实与佛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诸如佛陀一切种智的原理,《华严经》上事事无碍的境界,当今的科学和哲学恐怕是很难理解的,佛教认为时间空间皆无自性,皆无碍。空间无碍,广狭、大小、高低、远近等皆无碍,大可入小,小可容大,远即近,近即远,须弥山可纳于一粒微尘,一微尘可容大千世界。时间无碍,时间随心转变,一念与长劫融通无碍,喻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一微尘乃至一念即是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摄入无碍,缘起无尽,交织成事事圆融、重重交参的法界大缘起网。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学佛很简单,道理上就是一个讲空性的缘起法则,修行就是吃素、放生、行善、诵经,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佛教的修行其实是很重视正见的,佛陀所讲的“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无正见而修行,相当于盲修瞎练,现在大多数佛教徒,尤其是老年人,确实愚夫愚妇的信仰居多,使得佛教的社会形象并不好,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是迷信。然而,真正如法的学佛并非如此,光是在道理上透彻通达,达到天台宗和华严宗这样的圆教所要求的圆解,是很需要花一番功夫的,理上通达了也只是闻思慧,属于文字般若,还需要把这种听闻理解的道理,通过禅定以及在生活中观修,转换成实相般若,佛教称为修慧。


从电灯发明到如今,也不过才一百多年而已,科学还是太年轻了,某些人强行用科学去解释一切现象,否定诸如“轮回、业力因果、涅槃”等所有当前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并视之为“迷信”,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迷信”。


------------------------------------------------------------------------------------------------------------------------------------------
佛法修学的五个层次


佛所说的全部法从内容上分为“五乘”:
一、人乘法,讲如何度过合理人生、获得现世安乐幸福并在来生为人的道理方法。


儒家的境界大概就相当于人乘法,在世间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追求现世的事业成就,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现”。


二、天乘法,讲如何提升生命,命终后生于天堂长享快乐之法。


大多数的宗教都属于这个层次,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印度教,教人行善,死后升天,享天福,天乘法根据是否注重禅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样的宗教,只重善业,不太讲禅定,从佛法讲即使生入天道,一般也只是欲界天(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道教所谓“大罗天”、“种民天”));而道教和印度教这类宗教,除了教人行善,还特别注重修习禅定,(道教的“内丹”实际属于禅定的范畴,换了个说法),能生入色界甚至无色界这样的更高层的天。根据佛法,佛教虽然认可根据其教义最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佛以其所证得的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讲,生入天道,实际上所得的幸福也是有限的,天道寿命虽长,终会有终结的一天,即使贵为天主,也难逃轮回,天人寿命将尽时会出现五衰之相。所以,天乘法和人乘法都无法解决生死问题,并不能使众生获得究竟的安乐。


这里解释下佛教中“外道”这个说法,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佛教把其它宗教定义为外道,并制定三皈戒的做法过于霸道和狭隘,缺乏包容,实质上佛教这么做是有其道理的,从修行的角度讲,是有其必要性的。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佛子慧命的保护,因为根据之前所述之内容,外道所修的人天乘法无法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获得究竟的安乐,佛教所证之的智慧,无论是一切智和一切种智,都是不共外道的,佛教徒入门从三皈依开始,皈依之后受到三皈戒体的传承,才拥有佛子的身份。受三皈依,能使学佛者跟真如实相建立起一种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证真如实相的一种增上缘(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条件),而且只有受了三皈依,佛陀才能加持度化,据一些有修行的人讲,佛陀在世的时候,只有皈依他,他才能加持你开悟,如果你不皈依他,他没法加持你,“不能度化无缘”是佛的三不能之一。如果一个佛教徒,不依止三宝,去信奉其他宗教,吹捧附赞,会使得戒体破失,失佛子身,法门难成。


三. 声闻乘法,讲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的“四谛”法。声闻乘之阿罗汉,破除人我执,断尽烦恼,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


四. 缘觉乘法,讲个人更彻底超出生死,达到涅槃的“十二因缘”法。缘觉乘之辟支佛,独觉佛,除断三界烦恼外,还能断一分烦恼习气,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与声闻乘,并称为“二乘”。


五. 菩萨乘(大乘、佛乘)法,普度众生共出生死,圆满觉悟诸法实相,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得,达到最彻底的永恒幸福和圆满智慧、无限自由之法。(这里的无限自由是从自受用境界而言的,即使成佛,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所以佛有“三不能”。)


五乘法形成一阶梯结构,下乘法为上乘法的基础。五乘道的具体内容,总摄于三归、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或“三学六度”。其哲学指导,总摄于三法印、一实相印或“真实”二字,以“缘起”为基点。


对佛典中所载录的佛陀思想,大略可以这样来概括其纲宗:直截根源,以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为中心,以“缘起”的智慧如实观察宇宙人生的本面,特别是如实观察自心,依“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解脱世间诸苦,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其心髓,集中表现于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


------------------------------------------------------------------------------------------------------------------------------------------
各个层次的重要名相


阿罗汉,通过修行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是声闻乘的极果,已完全证得“一切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断尽三界诸烦恼,不再受生于三界。(可以回小向大,修学大乘道。)


辟支佛,缘觉乘的极果,观因缘之理而断惑得道的圣者。称其除断除三界烦恼外,还能断一分烦恼习气,其所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天台宗分为两种: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出于无佛之世,独自观万物之因缘而无师自悟者,称“独觉”;听佛说十二因缘法,依法修持而证果者,称“缘觉”。


菩萨,意译觉有情、作道众生、道心众生,意为追求大觉,并能令众生觉悟者。泛指发菩提心、修大乘道者。所以,菩萨不一定都是证到圣果(证得一切智)的,暂还未证圣果者称“假名菩萨”。


这里解释下菩提心,菩提心,亦译“道意”,指普度一切众生皆共超出生死、成就佛果的誓愿,乃修学大乘道的起点。世亲在《发菩提心经论》说:自从发菩提心的当下,即使你在睡觉或散乱,功德力也将不断地增长。


佛陀,意译觉者,可谓生命进化的终极。此“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义。意谓证得“一切种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尽知法界一切,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佛陀打破了二元对立,佛心与与真如实相完全相契,且佛陀又是真如实相本身。所以,佛陀亦多称“如来”,谓乘终极实在或终极真理——“真如”而来,或曰真理之现身。


诸佛所证性起之功德,乃从体起用,自在无碍,万德庄严,具有与众生界缘起之触处成碍、众苦交迫迥然不同的不思议妙用。众生界俗谛所摄、受因果律制约的空间、时间、一多、净秽等,在佛果境界中完全失其有碍性,根身器界,一切皆随心如意,能转于物而不被物所转,具有种种清净庄严和无碍无尽的妙用。由空间无碍,大小随意,能现大身满虚空界,能“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楞严经》),恒沙佛刹,弹指即到,此灭彼现,速如影响;由时间无碍,念劫圆融,能于一念入无量劫,能缩无量劫为一念;由一多无碍,能以一身入多身,多身入一身,分身化现无量世界,利乐、度化众生;由净秽无碍,能于刀山剑树、粪池污秽中显现清净庄严,能以瞋怒淫欲为度人的方便,五浊具足的娑婆世界,于释迦佛则现为备极清净庄严的净土;由境智无碍,五眼常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觉,具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八大自在、三明六通、十八不共佛法等功德。佛果境界性起之清净庄严、无碍无尽,以《华严经》述说最称周详。佛陀在自受用境界拥有无限的自由,但是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唐嵩岳元珪禅师为岳神说佛有三不能: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万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佛虽能化无量身,“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无缘者亦难见;佛虽誓愿普度一切众生,亦不能一厢情愿度化无缘。喻如日月虽明,不能令盲瞽者眼见其明;又如月影能普映于众水,而不能映现于浊流洪波。由此而言,佛在他受用境界,尚未得绝对自由,而是处于向绝对自由的不断实现中。


------------------------------------------------------------------------------------------------------------------------------------------
大乘佛教所证的三种智慧


第一种智慧叫“一切智”,又叫做”涅槃智“,通过修行证得一切法共有的体性,即“缘起无自性”,佛经上称为“见道”,通过这种智慧,可以使烦恼断尽,生死解脱,佛教把这种心理模式,称为涅槃,但是一般开悟见道的人,涅槃的体验通常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可能是千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个小时,从断烦恼的角度讲,相当于小乘的初果须陀洹,然而,它是一种非常奇特、深刻的经验,即使一次也足以改变这个人的世界观,给他深刻的影响。他会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他尝到法味了):涅槃这回事确实是有的,确实是极乐,确实是永恒,是不生不灭。这种智慧是佛教区分凡圣的标志,只有证到一切智,才有资格被称为圣者,没有体证到这种智慧的众生,即使福报再大,禅定功夫再高,哪怕贵为天主,也只是凡夫,所以佛教是以智慧来区别凡圣的,即佛教所说的圣者,至少要求见道,也就是小乘初果以上。佛教讲见道起修,见道之后才进入修道位,所以见道仅仅是修行的开始。


见道之后,还得继续修习,当修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保任涅槃的状态恒住不失,把烦恼从根上完全消灭,转换成完全没有烦恼的心理结构,具有这样清净的心理结构的人,佛教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烦恼断尽,破除了人我执,自然生死也就解脱了。这种圣者无论经历和遭遇什么样的困境,任何时候,内心都是无限的放松和欢喜,没有一点烦恼。阿罗汉是“无生”的意思,把生死问题彻底解决,从此再也不会生,再也不会死。证得一切智所获得的法身并不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身体,是以法界为身,以法性为身,以永恒不灭的法界体性为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当然是永恒不灭的,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超越一切条件,即使天地崩塌,宇宙毁灭,也不受任何影响。所以禅宗开悟的人,有一句偈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是法身。


另外两种智慧依一切智而得,如果先没有一切智,后边的两种智慧是无法得到的,第二种智慧叫做“道种智”,道种智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多,什么叫做道种呢,就是指使你具备修道成就的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条件、种子的一切的智慧,包括了知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将来路怎么走),了知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了知一切众生(起码是跟自己有缘的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内心,他将来会怎么样,了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甚至了知人间的一切知识,一切技术,一切科学,这些在利乐有情,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都是必须的,这些都是一个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全部掌握的,当然全部掌握这些需要很长时间(多生多世的学习),具体怎么修呢?在一切智的基础上深入各种禅定,提高智力,有各种各样的禅定,其中就有专门开发智力的禅定,当修到七地菩萨的时候,智慧会超于常人非常的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可以把人类全部的知识掌握。


第三种智慧叫“一切种智”,道种智并非全知,它知道的只是跟修行菩萨道和度化众生有关系的,跟人认识世界有关系,对人没有用的不包括在道种智里面,而一切种智是全知,尽知法界一切,无论是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或者是每一件具体的事物,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还是每一个众生的内心世界全都知道。这种智慧必须要修道种智修到接近于证得一切种智的时候,才可能遇到这种能交给你怎么修一切种智的人,才能修得。现在科学所讲的大爆炸所形成的宇宙,相当于佛经中所说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据佛经中讲,法界之中无量的这样的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组合成一个世界海,无量的世界海组合成一个世界种,这样的世界海和世界种在宇宙中无穷无尽,不可计算,法界之中,有无量的佛、菩萨、罗汉,无量的众生。据佛法讲,全知可以达到,但是无法做到全能,比如成佛之后有“三不能”。但究竟佛是不是全知呢,我们没有办法去证明,也没有办法去证伪,这可以看作大乘佛教的一种终极的理想吧。


我们所有的努力,包括为生存而从事生产、竞争,有的找钱,有的找权,有的找学问、找知识,最终目的是什么?佛法发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而涅槃之乐远胜世间一切快乐,涅槃之乐是什么乐?叫做无受之乐。我们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佛法都把它归到五蕴里面的受蕴。受的意思就是感受,身心两方面的感受,外界的某种刺激在内心生起一种感受。比如说你的事业成功了,所以内心感到非常喜悦,非常满足,这是一种受。但是这种受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而且是无常的。涅槃不一样,它的乐是无受之乐,不是因为受到某种刺激以后才产生,所以它不属于受蕴。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乐,这种乐没法描述。《解深密经》中解释说,没有吃过石蜜(大概是矿石状的一种蜜)的人,你给他解释石蜜是什么味道,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解释的。享受到涅槃的人感到极乐。因为解决了无始以来的很多问题,他感受到极度的幸福和快乐,他的快乐又不像经过刺激的快乐,是很平静的,是非常清凉的。《涅槃经》描述有八种性质,主要的是清凉、解脱。总之比世间通过任何感官途径和意识途径所得来的快乐还要快乐,比在禅定里面所得到的任何快乐还快乐。修禅定达到初禅以上, 因为气走到每一个细胞以后,身体上引起一种快感,佛教禅经里也有描述这种快感,总之是非常舒服,比性的高潮要舒服得多,身心都很畅快,也很有精神。那你自然不会去谈恋爱或拿钱去干什么,就是倒给多少钱让你去干什么都不会去干了。初禅具备身体层面的快乐,不具备心的快乐。二禅主要是心的快乐,不具备身体的快乐,比初禅更加快乐。佛经里面讲世间最大的快乐是第三禅的快乐,身心两个方面都快乐,身体清凉,感到十分快乐,内心也非常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也是无常的,只有入定时有,从禅定里出来就没有了。也不能保证可以永远保有这种快乐,因为进入禅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例如旁边有噪音干扰他就可能不能进入禅定,生病、身体不适也会影响禅定。所以禅定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是要借助一定的条件。但是涅槃不需要任何条件,不需要禅堂,不需要寺庙,任何时候都可以是禅,走在路上可以,躺在被窝里也可以,熟练的人甚至看电视也可以,跟别人谈话也可以。它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只需要有“心”。令人获得这么大利益的技术,当然是无价之宝。它的价值不是拿黄金、宝石可以衡量的。所以《金刚经》中讲到,拿多少七宝布施都不如听闻这部经的四句偈的功德大。这是因为涅槃的性质截然不同。它是无为法,是永恒的。拿生灭、无常的价值跟它是没有办法相比,因此涅槃的价值是没有办法衡量的。


阿罗汉证到“一切智”,破除人我执,仅证到法界体性,而法界并不是只有一个体性,还有相和用,不能究竟相和用,也不能究竟法界的体性,因为法界是体、相、用一体。所以,智者大师把证得“一切智”所证之涅槃叫做“小涅槃”,而佛证得的涅槃,叫做“大涅槃”,又叫“大般涅槃”。大涅槃和小涅槃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又很不一样,在证得法界体性这点上是一样的,大乘和密乘所证的法界体性和阿罗汉都一样。所以,也可以假名成佛,密教讲的即身成佛,圆教讲的见性成佛,都只是讲的是这个“小涅槃”。但是“小涅槃”还没有穷证法界的相和用,那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而已,《法华经》讲,这只是一个化城而已。佛之涅槃证到“一切种智”,人法二我执俱破,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到,所获得的安乐不单是内心幸福的体验,也包括了永恒的生命,无所不知的智慧,绝对的自由,也就是佛法所谓的“得大自在”。佛对涅槃的发现,其意义是世间一切科技和文明的成果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
是否有阿罗汉、菩萨和佛


阿罗汉, 在佛在世的时候,及佛灭度五百年在内的正法时期,是非常多的,多的时候甚至上万人,有的两三天证得,有的几个月证得,这种当然是两个方面因缘的结合了。一个就是佛的增上缘。小乘佛教不讲加持,实际上还是有加持的。再一个,当时能够碰见释迦牟尼佛,说明这些人的福报、慧根,我们今天的人肯定是不能相比的。那时候证到果位根本不是像今天讲的什么信仰啊、理想啊,它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你的亲人、朋友里面,可能有人不久就证到了,你要找一个阿罗汉的话很容易就找到了。禅宗的一些灯录里面,你仔细的研究,看他的心境,可以看出来也是有阿罗汉的。比如有两个禅师互相问,一个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就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了?对方回答说断了七年。“微细流注”禅宗的用语,它指的是最微细的烦恼。如果“微细流注”断的话,肯定是证到慧解脱阿罗汉的。就说起码这两个禅师是证到的。


过了这五百年到像法时代,像法时代的特征就是有教,有修无证。佛法还流传,修行的人很多,但是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几乎没有,很少。要碰到一个阿罗汉的话已经是不大容易了。根据《高僧传》的记载与其他的记载,证到果位的人,表现出神通,有很大的智慧,很大社会影响的人,统计起来起码有三、四十个。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几乎没有,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北齐有名的僧稠禅师,他当时具有四禅八定,具有神通,具有他心通、天眼通等,他与齐文帝高洋的关系非常好。齐文帝有一天忽然起了一个念头说,这个和尚太讨厌了,信徒这么多,我今天晚上去把他杀了。他走到寺门口的时候,僧稠就在寺门口迎接他,说害怕血把寺庙污染了,就在外面干吧,高洋大吃一惊。他留下来的“解虎锡”的故事,两个老虎在打架,僧稠过去把锡杖往中间一放,说你们别打了,两只老虎就不打了。大概还很不满意,咆哮了一阵就走散了。他灭度以后,人们给他建了一个塔,有人听到有神的声音说,这个是须陀洹的塔。就说这样的人才是初果。当时也不是很多,到了唐代,禅宗与净土宗盛行以后,证到果位的人,在《高僧传》的记载里面就已经很少了,宋代以后几乎就没有了。也不是完全没有了,一般各个宗派的祖师都是证到果位的,或者是一些威望很高的高僧,就是偶然能够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也有,比如民国时候的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从他们一些修行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出来,都是证到圣果的,像印光大师,据其《念佛三昧摸象记》自言见性境界,及其它迹象,须陀洹甚至斯陀含果,他在临终前应是证得的。弘一大师临终前所写“悲欣交集”四字,及“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之偈,可以说乃见道或起码证得须陀洹果的宣告。太虚大师曾自述:
“积月余,大般若经乘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印顺法师在《年谱》中说:
“大师阅《般若经》有省,蜕脱俗尘,于佛法得新生自此始。”这种“蜕脱俗尘”的体悟,好比“豁然贯通”之感,“旋取阅《华严经》,恍然皆自心中现量境界。伸纸飞笔,随意舒发,日数十纸,累千万字。所有禅录疑团,一概冰释,心智透脱无滞。所学内学教义,世谛文字,悉能随心活用”。
这段体验,太虚大师在《我的宗教体验》中也有提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 ,乃至有一法过于涅盘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种境界,经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
然而这样的人确实很少了,中国佛教的现状就是如此。这里果位是从小乘断烦恼的角度来讲的,这些祖师大德多是修学大乘菩萨道的,菩提心也都是发起了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他们自然也是菩萨。至于成佛,是需要修行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的。
发表于 2020-1-25 20: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丘们,当凡夫称赞如来的时候,只会从这些小节、世俗、戒行的层面来称赞如来。
    比丘们,除了戒行之外,有些法义深奥、难见、难觉、寂静、崇高、不从逻辑推理而得、深入、智者在当中会有所体验,如来亲身以无比智来体 证这些法义,然后讲授这些法义。从法义的层面来称赞如来,这才是对如来真实、正确的称赞。
          比丘们,如来如实知道感受的集、灭、味、患、离之后,没有执取而得解脱。
‘有三种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比丘们,这就是称为受了。 触集带来受集。 渴爱是受集之道。 触灭带来受灭。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受灭之道。 以受为条件所生起的快乐与喜悦,这就是受的味。 受是无常的、是苦的、是变坏法,这就是受的患。 清除对受的爱着,舍弃对受的爱着,这就是受的离。
       比丘们,能如实知三受集、灭、味、患、离的沙门或婆罗门,我视他们为一些真正的沙门,我视他们为一些真正的婆罗门。 这些尊者有沙门的得益,有婆罗门的得益,能在现生之中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法义,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  ”
发表于 2020-1-25 2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帽子上的羽毛!(勇气!)
发表于 2020-1-25 2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我的专栏:佛陀只教一件事情——苦的彻底灭除 - 灭苦实战手册 - 知乎专栏

中国人都知道佛教,也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已经彻底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然而,对于佛陀究竟是在说什么,则大家的印象都偏模糊,受到大量民俗和小说电视电影的影响。究竟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课题是什么。很多影视剧作品总是暗示佛教的高深莫测,似乎能解释天地人伦一切宇宙真理。古印度的时候,各个哲学流派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并且有诸多争论。然而,佛教完全不关心这些“终极问题”。

如《相应部》中记载的故事:
(注释:瞿昙是佛陀的名字,巴利名Gotama ,拼音念:qú tán)

那时,有一位外道的出家人,名叫郁低迦,来诣佛所,和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后,退坐在一边。白佛而说:「瞿昙!云何(你的意见如何呢?)?)瞿昙!世间为有边吗?」

佛陀告诉郁低迦说:「此是无记」。郁低迦又白佛说:「云何?瞿昙!世间为无边吗?为有边无边吗?为非有边非无边吗?」

佛陀告诉郁低迦说:「此是无记。」郁低迦又白佛说:「云何?瞿昙!我问你世间有边与否?你回答说:『无记。』问你世间无边与否?世间有边无边吗?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吗?你也回答为『无记。』瞿昙!到底对于甚么法,才可以记说呢?」

佛陀告诉郁低迦说:「一位知者的智者的我,都为诸弟子记说正道,使他们真正尽诸苦恼,究竟苦边。」郁低迦白佛说:「云何?瞿昙!你为诸弟子说正道,使他们真正灭尽苦恼,究竟苦边。那么,我请问你!是否一切世间的众生,都从此道而得出离呢?或者为少部份的人而已呢?」

那时,世尊默然不回答。第二次、第三次问同样之事时,佛陀也同样的对于第二次、第三次,均默然不答。
这里是说有个非佛教的出家人名叫郁低迦,以为佛陀和其他古印度的哲学宗教流派一样,在讨论着宏达的终极问题,诸如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穷的,或者在逻辑上可以推论,不是有限的也不是无限的等等。

佛陀一概不与回答。

他非常好奇,佛陀究竟说的是什么法。佛陀也很干脆得回答了,我教授给弟子们的是正尽诸苦恼,究竟苦边。

此君好奇心太强,接着问这问那,佛陀都不再予以理会。
佛教到底是什么?-1.jpg
那为什么佛陀不关心,不讨论这些宇宙的终极问题呢?佛陀为什么只教导苦,苦之集,苦之灭以及灭苦之道呢?

像郁低迦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中部》里还有个故事,一个叫鬘童子,他不是外道,他是在佛陀的僧团出家的比丘。他也对宇宙玄学的终极问题充满了好奇。


他甚至出 言,如果佛陀不给他解释宇宙是否永恒,是否有限,身心是否同体,世界是否存在等等这类问题,他就还俗,不再出家了。

这次佛陀解释了他闭口不谈的原因:
鬘童子所问的问题,恐怕还没有找到答案,人就已经命终了。
这就好像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都非常的关心,想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希望能把毒箭拔出来,为他治疗伤口。
假如当时那受箭伤的人说:我不愿意把这箭拔出来,我要先知道是谁射我的﹔他的姓名与氏族;是剎帝力种、婆罗门种、吠舍种,还是首陀罗种;是梵志还是居士;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是白,还是不黑不白﹔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镇,是东方、西方、南方、抑或北方呢?我不愿取出此箭,除非我知 道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那一型的箭;箭羽是那一种羽毛做的;箭簇又是用什么材料所制的.....
鬘童子!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
鬘童子!如果有人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
此人还未得知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


人生苦短,不寻求苦的灭除而解脱,将有限的生命去追寻终极奥义是很不明智的。佛陀迫切得希望大家尽快得解脱于苦,因为每个人都被忧悲苦恼之毒箭射中着,其余的事情,都是闲事。当下,拔出毒箭才是最紧迫的事情。

当时释迦佛接着又跟比丘和鬘童子开示说:「世间有常,我是一向不说的。梵行是与这种见解无关的。不论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如何,世间实有生、老、坏、死、忧、戚、哀、痛、苦恼。而在此生中,我所说法可灭如是等等苦恼,是为涅盘。」

「因此,鬘童子!记住:我所解释的,已解释了。我所未解释的。 即不再解释。我所未解释的是什么呢?宇宙是永恒?是不永恒?等 十问是我所不回答的。鬘童子!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
因为它 不与义相应、不与法相应,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不能令人趣智、趣觉、趣涅盘。因此,我没有为你们解答这些问题。」

「那么,我所解释的,又是些什么呢?我说明了苦、苦的生起、 苦的止息、和灭苦之道。鬘童子!为什么我要解释这些呢?因为它与义相应、与法相应,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连,可令人趣智、趣觉、趣涅盘。因此我解释这些法。」
这个比喻也就是佛教里非常出名的“毒箭喻”。关于这些不导向解脱涅槃的理论,佛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戏论”。
“从前和现在,比丘们!我只说苦和苦灭。” 《中部》第22经

那既然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出离苦,摆脱一切苦恼。佛陀是不是有特殊的”加持力“,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苦的束缚呢?是不是我们皈依了佛陀,拜倒在佛陀座下,就能拥有超人的能力呢?能不能躺着灭苦呢?

是不是我们听闻了佛陀的法后,就能究竟苦边呢?
佛教到底是什么?-2.jpg
有篇名叫《算术师摩嘎蓝经》的经文记载:

(注释:苟答马也是佛陀名字的另外一种翻译,也叫巴利名Gotama)
摩嘎蓝又问:“是否每个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都能证悟修行的最终目标--涅槃呢?”


世尊回答说:“只有一些人能证悟修行的最终目标--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


摩嘎蓝奇怪地问:“朋友苟答马,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您作为指导者,为什么您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只有一些人能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呢?”


世尊说:“好,那我反问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
“是的,朋友,我清楚。”


“假如有个想去王舍城的人前来向你问路,你详细地告诉他方向路线,他在得到指示后却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也来向你问路,他得到指示后顺利地到达王舍城。我问你,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存在,也有你作为指路人,为什么一个人会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却能顺利地到达王舍城呢?”


“朋友苟答马,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指路人而已。”
世尊也说:“同样的,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我作为指导者,但是我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后,只有一些人能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我如来只是指路人而已。”


佛陀只是指路人而已,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指路而已。修行本身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就是自己的事情。佛陀给了相当多的意见和指导。
但,路,是要自己走的。没人能替你走哪怕一步。佛陀都不能。

佛教到底是什么?-3.jpg
佛陀整个一生都为了做这件事情,在临般涅槃的时候,佛陀说道:
“并非用香、花等来对如来表示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若弟子们能够依法次第地修行,遵循法正当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如来,这才是至上的敬奉!”

佛陀只教了一件事情而已。again

“从前和现在,比丘们!我只说苦和苦灭。” 《中部》第22经

佛陀在《沙门果经》里赞叹了究竟苦边的修习,是最高的修行成果。

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这是烦恼集。』如实了知:『这是烦恼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烦恼灭之道。』当他这么知、这么见时,心从欲的烦恼解脱,心从有的烦恼解脱,心从无明的烦恼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大王!这是比看得见的沙门果更卓越、更胜妙之看得见的沙门果。而,大王!这是看得见的沙门果,没有其他更优胜或更胜妙看得见的沙门果了。
佛教到底是什么?-4.jpg
那是不是解脱苦是佛教最高的目标,但除了这高大上的终极目标,佛教是不是还如民俗小说里那样,具备着种种非常”实际,实惠“的,贴合日常生活的功能呢?
可能很扫兴,佛教没有任何其他特殊功能。

《相应部·六处品》第六相应第6经,也称《绑刀氏之子经》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村长绑刀氏之子(Asibandhakaputta)前往谒见世尊,谈到了当时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习俗: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祭司据称能够超度亡灵,使死者往生天界;佛陀是阿拉汉、全自觉者,如果希望的话,必定也能超度整个世界的人往生到天界。

佛陀当然不会相信所谓的“超度亡灵”。佛陀回答说:一个为非作歹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能往生天界,但他死后仍然会堕落到苦界、恶趣。就像把一块大石头沉入水中,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大石仍然不会浮上水面。

一个行善积德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将堕落恶趣,但他死后仍然会往生到善趣、天界。就像在水中打破油瓶,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油仍然还是会浮上水面来。
佛教到底是什么?-5.jpg
佛教认为你的命运,都是你自己的善恶业的果报。诵经超度这类的事情,是佛陀呵斥的,完全无用的东西。

祈祷、祭祀这类都是无用功,大家如果有亲人故世,也完全无需去寺庙做各种法事,那是违背佛教的,毫无益处的。

不光是超度,许愿和占卜,也完全是和以离苦为唯一目的的佛教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从事这类活动的冒充佛教僧侣的人,是在亵渎佛陀。

在《梵网经》里,佛陀制定了戒律,禁止出家人从事畜生论的谋生和讨论:
『如某些沙门、婆罗门吃了以信应该施与的食物后,这样,他们以畜生明邪命谋生,即:肢体相、天变地异的占相、梦的占相、男女相的占相、被老鼠咬破的占相、火的献供(护摩)、杓子的献供、稻壳的献供、米糠的献供、米粒的献供、熟酥的献供、油的献供、口的献供、血的献供、手足明、宅地明、政治明、福咒明、鬼神明、土地明、蛇明、毒药明、蝎子明、老鼠明、鸟明、乌鸦明、算命、箭除之法、兽的领域, 这样,沙门乔达摩是离这样或那样以畜生明邪命谋生者。』

看到占卜手相啊,面相啊,念符咒,算命什么的。这跟佛教背道而驰。

『如某些沙门、婆罗门吃了以信应该施与的食物后,这样,他们以畜生明邪命谋生,即:宝石占相、衣服占相、棒杖占相、刀占相、剑占相、箭占相、弓占相、武器占相、女子占相、男子占相、童男占相、童女占相、奴仆占相、象占相、马占相、水牛占相、公牛占相、牛占相、山羊占相、公羊占相、鸡占相、鹌鹑占相、蜥蜴占相、耳环占相、龟占相、鹿占相, 这样,沙门乔达摩是离这样或那样以畜生明邪命谋生者。』

各种奇奇怪怪的道具占卜,用动物占卜的,跟佛教完全背道而驰。
佛教到底是什么?-6.jpg
『如某些沙门、婆罗门吃了以信应该施与的食物后,这样,他们以畜生明邪命谋生,即:诸王将出发;诸王将不出发、内部诸王将到来;外部诸王将退却、外部诸王将到来;内部诸王将退却、内部诸王将胜利;外部诸王将败北、外部诸王将胜利;内部诸王将败北, 这样,沙门乔达摩是离这样或那样以畜生明邪命谋生者。』
讨论政治军事时政的政治和尚,完全就是公然污蔑佛陀。
『如某些沙门、婆罗门吃了以信应该施与的食物后,这样,他们以畜生明邪命谋生,即:将有月蚀、将有日蚀、将有星蚀、将有日月的[正常]轨道、将有日月的偏离轨道、将有星辰的[正常]轨道、将有星辰的偏离轨道、将有流星的陨落、将有天火、将有地震、将有天鼓(打雷)、将有日月星辰的上升下沉遮蔽明净、月蚀将有这样的果报、日蚀将有这样的果报、星蚀将有这样的果报、日月[正常]轨道将有这样的果报、日月偏离轨道将有这样的果报、星辰[正常]轨道将有这样的果报、星辰偏离轨道将有这样的果报、将有这样的果报、流星陨落将有这样的果报、天火将有这样的果报、地震将有这样的果报、天鼓将有这样的果报、日月星辰的上升下沉遮蔽明净将有这样的果报, 这样,沙门乔达摩是离这样或那样以畜生明邪命谋生者。』

日食月食这类天文现象,尤其容易被乱七八糟的人任意解释,进行各种怪力乱神的预言。这些,凡是有心学习佛教的人,应该彻底鄙视。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大家又兴趣了解完整的这方面的戒,查阅《长部 梵网经》。
正如《法句》第165偈说:

作恶确实由自己,污染也是由自己;
自己才能不作恶,自己才能得清净;
清不清净靠自己,没人能清净他人。

佛陀教导的只有苦,苦之集,苦之灭与灭苦之道。其余全是不相干的戏论。
我们在了解到这点后,开始启程我们的灭苦之旅——四念处的修习。
发表于 2020-1-25 2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个灵魂者解决自身灵魂痛苦(或缓解灵魂痛苦)后,顺便再帮助另一些灵魂者解除灵魂痛苦----而开发出的一系列方案

简称:佛教是灵魂解决方案

尤其是东方人的灵魂解决方案,因为东方人与伊斯兰人西方人情况不太一样,东方人若被无灵魂的人统治、包围、欺灵----那么东方人的灵魂解决方案就会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个导致三大宗教各有各的灵魂解决方案。。佛教流传到中国,中国人发现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就拿来做解决自身灵魂痛苦的方法
发表于 2020-1-25 2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起源于印度、发展于印度的宗教。后来佛教越过印度边境,扩展至全亚洲,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这些佛教的发展渗入了各地域的民族与风土的特色;相较之下,印度佛教也有其他佛教所未见的特色,所以就有了“印度佛教”之称。印度佛教相较于中国或日本佛教,由于气候风土不同,因此在修行生活上有很大的差异。修行生活既然不同,理所当然地也反映在教理上。就这一点而言,南传佛教(锡兰、缅甸、泰国佛教)的气候风土与印度本土相似,因此南传佛教与印度佛教在生活方面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总之,如果是以地域来区分,则对于佛教全体可见的共通普遍性,及各个地域的佛教所具有的特殊性,似乎非加以阐明清楚不可。在此想先简单地概观印度佛教与中国或日本佛教相异的特殊性格。
佛教是由释尊于公元前5世纪开创的宗教。释尊出生在北印度靠近尼泊尔的释迦国,出家后来到中印度恒河南岸地区的摩竭陀国,然后在此地修行,在35岁时得到佛陀(觉悟的人)的自觉。他将这一自觉表达为“觉悟不死”,也表明“发现了自苦解脱之道”。人生中虽有种种的苦,但对死的怖畏是其中最严重的,因此觉悟了解决人生苦恼的真理,才以“觉悟不死”来表现。这里显示出一种确信:即使佛陀的身体在80岁时消灭,心也与永恒的真理合一。无论如何,既然人生的苦恼是人永远的课题,在对这些课题的回应中,由苦解脱之道显然拥有最深的普遍性,因此佛教能一直流传到现代。但若是如此,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却灭亡了呢?
公元前5世纪起源于中印度的佛教,在佛陀入灭之际,还只不过是流行于中印度的地方教团而已。此后,经由佛教弟子的努力,首先传播至西方及南方。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因阿育王的皈依,佛教急速地扩展于全印度。但是随着教团的扩大、人数的增加,对于教理的解释或戒律的实践,在教团内产生了对立的意见,原始佛教教团分裂为两派,然后成立了进步的大众部与保守的上座部。其后,两者皆发生了枝末分裂,因此最后出现许多部派教团,进入所谓的部派佛教时代。一般传说部派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但根据碑文,可以知道有二十部以上的部派名称。其中,上座部系的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大众部系的大众部等占有优势。在公元前后之际大乘佛教兴起时,被大乘攻击的“小乘佛教”,主要似乎是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不只是教团势力强大,同时在教理上也提出一套卓越的体系,拥有能与大乘佛教相抗衡的出色教理。
总之,佛教分裂成许多部派,而且各个部派皆被公认是佛教,这是由于佛教本来就重视个人的自由思考和觉悟的缘故。也就是说,佛教是一个自觉的宗教。在《文殊问经》里曾解释部派佛教的分裂:有二十位佛的真子解释佛陀的教法,解释虽有分歧,但全都在传承佛陀的真正的教法。
原经文作“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上中下, 譬如海水无有异味,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
而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亦有将金杖折为十八段的譬喻,认为即使分为十八部,佛教的本质并未改变。而部派佛教能这样互相认定其他部派同样是佛教,是佛教并非立足于盲目信仰的缘故;这点固然是佛教出众的特色,但却同时也是使教团容易出现异说,进而使佛教的主体性削弱的理由之一。佛灭五百年后左右,顺应时代的大乘佛教虽然兴起,但其中却含有种种原始佛教中所未见的杂质。当然佛陀的精神既未失却,依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说大乘佛教适应新时代,能依时代而善加活用佛陀精神;但是如果着迷于那些杂质,于时代再次转变之时,则有使佛陀的思想变得极为稀薄的危险性。
亦即在大乘佛教中,刚开始时咒术的成分很大,这是为了回应民众的宗教要求,而有不得已之处。在《般若经》里则强调,受持《般若经》能免除危难,而称《般若经》为大明咒、大神咒;《法华经》中也宣称信仰观音菩萨能免除灾害。与此相关的是,大乘经典中陀罗尼的信仰增大了。这种咒术的成分在大乘佛教中渐渐取得优势,而自公元6世纪左右起,密教逐渐兴盛。密教虽然也是佛教的一种,但其表相的仪礼与印度教几乎没什么两样,因此若忘却了根本精神,只重视表相的仪礼的话,密教会完全消解于印度教之中。印度教与密教同为印度的宗教,所以二者在印度较容易融合。相形之下,中国佛教、日本佛教、南传佛教等,则是移植到不同国土的佛教,因此印度的东西,乃至佛教的本质,并不容易与当地的文化融合,结果是佛教的特色被显著化,反而保存了下来。这在比较中国或日本的密教与印度的密教时,也可以说得通。中国或日本的密教中,在表相的印度教仪式背后,佛教的空观思想成为支柱,因此密教并不失佛教的本质。但是在印度,佛教不断地密教化,进而印度教化,结果终于完全失去了密教之所以是佛教的特征。
初期的大乘佛教,除了《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之外,也包含了阿弥陀佛的信仰等,是极为多彩的宗教。之后约自公元2世纪左右起,将这些经典加以理论化,且立足于空观的中观派成立了。但由于一开始并没有与它相对的第二个学派,所以并未特别称之为中观派,这个名称的产生,应是在瑜伽行派兴起之后才有的。瑜伽行派在中观派百年之后成立,立足于唯识思想。自此之后数百年间,是这两个学派并立的时代,但是在瑜伽行派兴起之前,宣说唯识思想及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即《解深密经》《如来藏经》《胜鬘经》《涅槃经》等,已经著述流传。而中观、瑜伽两学派并立的同时也互相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互相融合,期间两者也一起密教化了。另外,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部派佛教也很兴盛,这由公元5世纪初朝礼印度的法显的《佛国记》,或7世纪前半留学印度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及继踵其后的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的记载可以明白。而且不论任何时代,部派佛教都较大乘佛教占优势。特别是义净(公元635—713年)停留印度时,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间的区别变得相当含糊,似乎极为融合,由这时起,密教急速地盛行。总之,大小乘都已密教化,而随着印度教的兴盛与回教徒攻入印度,佛教失去了原有势力。至12世纪末超岩寺被回教徒烧毁后,佛教就从印度灭亡了。但佛教也并非完全灭亡,其后仍继续存于孟加拉地区, 现在东孟加拉地区还存有少数自古以来的佛教徒。
总之,在回教徒攻入印度以后,印度教仍维持庞大的势力,而耆那教的信徒虽少,但却从未灭亡。相对地,一时有“佛教印度”之称而遍及印度全境的佛教,其灭亡的理由为何?
如上所述,使佛教教理渐渐变质的最大理由,是佛教并未排斥和打击其所确立的固有教义以外的种种见解;但这绝不意味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各人的能力不同,时代也不同,故顺应时机而宣说不同的法;从这一点看来,也可以说释尊的教法完成其使命,而在某个时候消灭,这种时机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在佛教教团之中,自古即有正法灭时,或有正、像、末三时的看法等,即是反映这种观点。
但并非只有佛教没有严格地宣传其教义,印度教也是一样。印度教的代表圣典《薄伽梵歌》,即可予以相当自由的解释。印度教并未严格建立教义,故而佛教在印度的消灭,应当也有其他理由,其中一大理由在于佛教否定了“梵我”。佛教从原始佛教以来即主张“无我”,这与印度传统的梵我宗教对立。梵我的存在与轮回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而轮回思想可说已成为印度人的血肉,所以佛教在印度也接受轮回思想,基于轮回思想发展教理。然而释尊的佛教并非不认同轮回思想,当然也并非与轮回思想相矛盾,因为所谓自苦得解脱是意味着,生存若是轮回的,则是要自此生存的轮回中解脱出来,所以佛教没有积极地抨击轮回的必要。因此轮回思想虽也流入佛教中,但佛陀的目的却是自轮回中解脱。
不过,如果认同轮回思想,则须有轮回的主体。因此在佛教里,一边说无我,同时也须认定轮回的主体与梵我是不同的形态。唯识思想的阿赖耶识、如来藏思想的如来藏或佛性等,都是与梵我极为类似的观念。而部派佛教中主张机械式无我的说一切有部也逐渐失去势力,主张某种“我”的补特伽罗之正量部,其势力在后代变得非常强盛。这些可以由玄奘或义净的旅行记得知。比起说一切有部,那时正量部更盛行于印度全境。佛教在初兴而充满朝气的时代,曾强力主张无我或空的思想,但随着时代变迁,在教理产生变化当中,渐渐与梵我思想同化,然后佛教在印度就失去了势力。佛教本来不是梵我说,这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一大理由。同时,印度佛教是与轮回思想结合的佛教,这一点是印度佛教的特色。中国或日本佛教都是印度佛教的移植,所以表面上虽然接受轮回思想,但本质上并不是以轮回思想为主体的佛教,因为中国人或日本人自古以来的灵魂观并不是基于轮回思想而有的。
发表于 2020-1-25 2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印度教的寄生虫,在本土因寄主免疫力恢复而消亡,在中原失去寄主退化成骗钱工具,在西藏找到新寄主苟活,在日本变异为独立个体却败于现代化。
发表于 2020-1-25 2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慢慢且啰嗦的叙述自己的宗教历程。希望会对提问者你有点启发。

1. 幼稚园的时候,我爷爷在龙华寺边开了龙华饭店。而我就成了周边人人知晓的‘小霸王’,到处串门侃大山,所以连带着龙华寺庙里面的和尚师父们都认识了我也很喜欢和我聊天。
那个时候我有只小狗,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有天被一师父带着去登龙华古塔(那个时候龙华塔还没有这么倾斜,还没有被工地包围。。。),我就带着小狗一起去了。在眺望远方的时候,小师傅说,佛祖会保佑你们的。我心里想,嗯,保佑我的小狗永远和我在一起。
  然后,才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小狗因为他人的恶意伤害,永远离开了我。
6岁左右的我觉得佛根本是不靠谱不可信的人。他完全不会为你而保护你在乎的。

2. 小学的时候,母亲对我的学业成绩管的非常严格。基本上一直是在挨打的节奏上。写字写得不好就被抽,考试不理想就下跪挨打,说话语气太冲就被扇。对于母亲,我始终是敬畏的。有一次,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这次成绩直接公布给家长。我一个人忐忑的在家里来回踱步,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安。我不安到开始想要寻求救赎。所以,就又想到了曾经伤透我心的佛祖。我跪在阳台上对着月亮,虔诚的祈祷,‘千万不要让妈妈生气,老师无视掉我那道留白的应用题吧!只要你肯保佑我这次,我就永远相信你,永远对你好。’
  结果,等我妈回来后,我还是边哭边被抽了。
小学生的我了解到,永远不要和佛祖谈条件,因为他根本不屑于这些。

3. 大学时候,因为专业要求,需要古建筑测绘。我自然选择了离家近且熟悉的古寺。在小时候的‘自我实践’后,我一直是个无神论者,即使有时候会调侃着说‘保佑我减肥成功’,‘保佑我中大奖’,‘保佑我这次不挂科’,但是我都知道,人只能靠自己。带着测绘记录工具来到佛教寺庙,像是一个异类闯进了一个未知的空间一样。画着平面图,研究斗拱结构,对着大雄宝殿的藻井拍照记录。期间还被来参拜的信徒指责,这是对神明的亵渎。明明我看到庙里的和尚也在把玩着IPHONE,我做的事情怎么就是亵渎了?这是科学学术啊。
  最后,他虽然试图找师父来点化我,却被师父拒绝漠视了。
早已是无神论的我发现,原来即使是有信仰的虔诚的信徒,也未必是睿智开明的。

4. 大学最后一学年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父亲经历了他人生目前看来最大的磨难。他因为某些事情,吃了官司,被查捕,关押在拘留所。我还记得我当时正好是课间休息时间,和室友围在教室角落吐槽着八卦。母亲电话过来,哽咽的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当时真的是格外的冷静,问了很多相关内容,然后挂了电话,直接回家,安慰哭泣不停的妈妈。我开始找相关资料,找律师,找能见到父亲的方法。我们母女开始找亲戚托朋友。至于反应,当然是树倒猢狲散,世态总炎凉。
  我从出事开始,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可以每天哭不停,我却一点想哭的感觉都没有。那个时候,是要开始找实习工作了,这事直接关系到了毕业后的工作情况的。我开始制作简历,不停的打电话给各个公司,‘要赚钱,要快点赚钱,要快点。’那个时候,我心里就这句话了。在得到了一份实习offer后,我开始每天上班,加班,下班,找资料,安慰妈妈。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妈妈说,明天你去庙里拜拜吧。求求菩萨,求求菩萨保佑你爸爸没事。
  我说‘好。’

  那天是工作日。龙华寺里人不是很多,凭门票领了一困香。拿着它,我把每位菩萨都拜了一遍。我祈祷父亲平安,母亲不再伤心。在弥漫着香火味道的寺庙里,第一次发现,原来这里是这个样子的。它不再是我童年玩乐聊天的场所,也不是测绘时的斗拱和藻井,更加不是虚无缥缈超自然神力的空间。我遇到了我现在无能为力的困难,我爱的人也为此饱受伤害,我除了看着这些的发生,却不知所措。我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哭。。。。
  我坐在副阶周匝的一边上,看着每个人都不停的跪拜,起身,跪拜,起身。他们会为了什么事情来这里,会不会比我家的事情苦难多了?人生若是生来就是受苦,为什么还要让人有快乐的感受体验。(老实说,那个时候的我思想太低落阴暗了。)
  最后,我却真的哭了。
  没有人会来问你怎么了。也没有人会好奇的看着你。大家都知道,谁没点伤心事。
  因为有所求,所以才有所信。
而宗教就是其衍生的。


当你无能为力的时候,却又对未来抱有期望的时候。就会发现,你需要的是信仰的支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给你的苦难是应受的,而应受的苦难都会过去的。

  之后,我一直坚信这这个想法。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父亲又开始念叨着想买个新的电视机,母亲坚决不同意。他抱怨着‘我才不需要带老花眼镜,是因为电视机太小了我才看不见。’ 当然,我们没人会理睬这个不服老的男人。

  至于我现在信佛吗?
  我信。
  我左手一直带着佛珠。
  我知道信仰的意义。
它不是神力鬼怪,
  它是你心里的坚强。
  它会渡你过今后的千劫万难。


  我愿我佛慈悲。

  我愿你也平安。
--------------------------
之前回答过一个如何让无神论者理解宗教信仰的问题。
觉得这里也可以适用。
发表于 2020-1-25 2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须.( 欧阳竟无)
佛教是教育,是释迦摩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是至善圆满的教育.( 净空大师)
为什么佛法不是宗教呢?
1.    从称呼上看,释迦摩尼为本师.我们自称为弟子.但是宗教里面是主仆,父子,神人的关系.
2.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觉悟。(当时为什么不翻译成别的词语?因为佛陀的含义是对於宇宙人生,过去、未来这一切法他都能够明了,而且正确的明了,圆满究竟的明了,那样的智慧才称之为「佛陀」.,汉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进行解释,)可是,这怎么有点像是上帝全知全能的感觉!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本人在内,确确实实都有这个智慧、都有这个能力。因此佛法对於所有一切众生,它是平等的看法,本来平等。佛不比我们高一等,我们也不比佛差到哪里去,都是平等的。虽然平等,可是我们今天的智慧能力确确实实有不相同。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佛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你迷失了你的本能。你本来有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你迷了。迷失,不是真的失掉了,只是迷了而已。如果能够破除迷惑,你的能力就又恢复了。佛度众生,大乘经上常讲:「佛哪里有度众生?」佛没度众生。众生是怎么成佛的?是你自己成佛的,佛只是在当中帮助你。这个帮助只是把你怎么迷的,把这些事实真相给你说出来;说了之后,你就觉悟了,然后你把你的迷惑放下,你就成佛了。
今天我们建道场,我们供佛像,不是把佛当作神明来看待;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那是宗教。今天我们讲佛教是宗教,实在讲也不能否认,为什么?佛教确确实实变成宗教了,这是很不幸的。你看学佛的人,有几个人不是把佛菩萨当作神来看待?当作神来供养?这个是很大的错误,错得太离谱了。明白的人,知道我们供养佛的形像是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报恩的意思、纪念的意思。第二个是见贤思齐。
为什么佛教里面的佛的形象那么多?诸位必须要知道一个事实,我们自己本性里面的智慧无量无边,德能、才艺无量无边,一个名号没有办法代表。像现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才干的人,他的名片一拿出来,头衔有十几条、二十条。一条就好了,他为什么要搞那么多条?释迦牟尼佛那个名号一拿出来,几万条!表现他的德能无量无边,是这个意思。
再说一个不好听的话,宗教都是迷信,而佛法的宗旨是破迷开悟。佛说了,你为什么生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有六道轮回?是因为你迷失了你的本性,迷失了你的自心,所以你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你才把事情做错了。对於宇宙人生,你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统统错了。做错了后面一定有结果,结果就是六道轮回,就是现在过这么苦的日子。佛法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讲的,实际上指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
为什么佛法不是哲学呢?
哲学里有能觉、有所觉,有能、有所,佛法里没有能、所。这一层很不好懂,我们讲佛法甚深,深在这个地方。佛法里面讲「能」跟「所」,是一不是二,《金刚经》上说:「如来者,诸法如义。」而世尊又在经典里面解释「如」的意思,如是什么?一如,万法一如。「一」才如,「二」就不如。能觉跟所觉如果是二,就不是「诸法如义」了。说二,就是哲学,今天我们用哲学的定义可以包含它。但是它不是二,它是一,这个在哲学里没有。「能所不二」这个意思很深很深,非常难懂!
     古人不得已用种种比喻。譬如,我们常听到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跟器是一还是二?从相上看不一,从体上看不二,不一不异,这是事实真相。这要很细心的去体会,才能够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有一切大乘经,可以说都是说这个道理,都是说这个事实。这个事实很难理解,真正明白了,认识清楚了,就叫作「佛知佛见」。你的见解、你的思想跟诸佛如来就没有两样了。但是我们凡夫是迷,迷在哪里?总是把一切事都分成对立,不知道一切事,它是一,不是二。
发表于 2020-1-25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核心是一群发现无论怎么折腾都无法逃避痛苦的一小撮人在跟着一个叫释迦牟尼的老老实实学习如何吹灯拔蜡。
在这个核心的外层有一大帮并不认为痛苦是绝对无法避免的人在为建设一个和谐有爱的三界为共同目标永远奋斗着。
在最外层是一群群做着种种不明觉厉的行为却声称与佛教有关系的人。他们往往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对佛教印象的来源。
发表于 2020-1-25 2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逻辑基本是这样的,“你并不是真的恶毒、淫荡、吝啬、邪恶,你只是太蠢罢了,只要你肯用用脑子那还是有救的”。佛教真是一种从骨子里就高冷的宗教,真猪见异教徒就恨不得全杀光,耶稣还可以跟撒旦对掐,佛祖大概只会摸摸撒旦的脑袋和猪头,叹一句:“唉,傻逼。”
发表于 2020-1-25 2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闲的时候读了读金刚经,然后基本上逐句直译了一下,结合了读南怀瑾的一些感想,大家凑合着看看吧,佛教典籍,看了可以解烦恼,但看得深了也是自寻烦恼)
        给大家讲个故事呵。很久以前,如来到某国某地给大家讲课,身边带着一大批铁杆粉丝兼学生。正赶上中午饭的点,如来就穿好正装袈裟拿上饭碗,很庄严地去城里挨家挨户讨饭,讨到饭之后很庄严地端回教室去吃。吃完饭后很庄严地脱掉正装袈裟,收好碗筷,洗洗脚丫,整理铺盖,盘膝坐下,开始扯淡。
       有个老粉丝第一个出来发言,很有礼貌地先吹捧一番如来威德,然后说道:“我们最近学习得很痛苦,心思散乱,烦恼妄想极多,而世间芸芸众生其实和我们一样迷茫彷徨。怎么才能体会到您说的那个清净、明亮的世界?怎么能排解烦恼呢?”
        如来点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仔细听,我仔细说。怎么排解内心烦恼呢?让我想一想。嗯,应该这么做这么做这么这么做。”
        老粉丝听傻了,“我了个去,您说明白点行不?”
        如来酝酿了一阵,终于把话匣子打开了。
       “怎么能排解内心烦恼呢?其实所有的生命都会有各自的烦恼,不管是长毛的,吃奶的,下蛋的,分裂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有脑子的,没脑子的,神仙精灵妖魔鬼怪,我都可以告诉他们怎样排解内心烦恼,让他们体会到清净明亮喜乐安宁的境界。你们作为我的粉丝,我的学生,也应当有这种愿心去普渡众生,但是内心里面却不可以有说教度化的想法,因为众生的成就都是他们自己修行的,并非你们的功劳。如果你心里面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得一清二楚,不能对众生平眼相看,那么就不是我的好学生,而且有愧于自己的修行。”
       “排解内心烦恼需要修行,那么怎么个修法呢?我觉得最起码应该不那么关注外在的财物声色,该遇见就遇见,该经历就经历,但是不要被那些外在的财物声色迷惑自己的内心。遇见以后,经历以后,你的内心要像天空飞过鸟儿一样不留痕迹,不受牵扯。你如果能这样修行,那就能体会到,内心安宁是一种福气。”
       讲到这里,如来看那老粉丝满脸似懂非懂的表情,于是进一步点拨道,“假如让你沿直线一直朝东走,你知道能走多远吗?”
       老粉丝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
       “东南西北,六合八方,你能想象我们所处的空间有多么广阔吗?”
       老粉丝又老老实实地说,“不能想象。”
       如来开导他,“我们的修行就是跟众生结缘,就是去不断地遇见与经历,这就好像你不能去想象宇宙的广阔,不能测量直线的长度。这些缘分,也是福气,我们的修行就是在这些福气和缘分中的遇见和经历。”
       老粉丝还是很懵懂,如来只好另开话题,“你想一想,如来的真身是平常人可以看见的吗?”
       老粉丝答:“不可以,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庙里的泥胎木偶。”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真身不生不灭,不是肉身,不是人们跪拜的偶像,不是庙里的木偶泥胎。修行也是一样,行走坐卧,皆是修行,但修行是打坐吗?是念经吗?是向偶像磕头跪拜吗?都不是,你要想看到如来的真身,想要领悟修行的真谛,就应当剥开所有虚妄的外相,去领悟那个精神核心。如果被外相迷惑,那就是着相。不着相,不为外相迷惑,才能解除烦恼,静住安宁,打开内心的智慧之门。”
        老粉丝又问,“老大,你说这些我是信服的,但有很多人不信服,那怎么办?”
        如来:“切,佛渡有缘人,有慧根的人自然会相信我讲的道理,按我的指引去修行,自然会广结福缘而一念清静。在这样的人眼里,自己与别人无实质分别,众生与众生无实质分别,跳跃出时光轮回中的遇见和经历,眼见众生无分别,是慈悲,也是解脱。但是,你没必要执着于我讲的道理,我讲这些道理不是为了让你信服,而是为了让你明白,明白了道理,也就可以放下道理。就好像过河一样,过河需要扎木筏,但是过了河以后还留恋木筏非要背走,哪有人会这么干呢?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有屠刀的人的修行,平常人本来手里就没有屠刀,放下什么呢?放下自己该放下的,就是自己的修行。”
        说到这里,如来抬眼问老粉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成佛得道是得到一个职位吗?是选拨领导干部吗?我给你讲这么多道理,难道是在照本宣科念文件吗?”
       老粉丝挠挠头,“我明白了,天底下的道理是相通的,而不是固定的,修行不是念经拜佛,成佛也没有规范化程序,出世和入世无分别,佛陀和众生也不是对立面,大家都在不断地遇见和经历,各结各的福缘,各得各的福报而已。”
       如来又问老粉丝,“说点现实的吧,假如有人拿出一座金山来行善积德,这个人是不是能得到许多福报?”
       老粉丝乐了,“肯定会很多福报呵。他给人滴水之恩,可能就会有人涌泉相报,更何况他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积德。”
       如来跟他开玩笑,“你如果能把我讲的道理再去向别人讲明白,那么你能得到的福报比那个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积德的人所能得到的福报还要深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我讲的道理里面能得到觉悟,排解烦恼,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当然,我讲的这些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你去给别人讲道理,是渡人也是渡自己,跟福报没关系。”
       老粉丝听得晕头转向,如来只好把道理说得更浅显些,“有的人说自己不贪,其实是因为没有遇见和经历过,你把他放到功名富贵里,他比别人贪得还厉害。你知道成佛的第一步是自了,是自己觉悟,是罗汉果位。这个罗汉会到处去说自己是罗汉吗?”
       老粉丝明白了,“不会!没有大智慧的人才到处卖弄小聪明,即使我修行到了罗汉境界,我也不会自称为罗汉,我还是我。”
       如来:“觉悟是不贪恋,但不等于吃东西吃不出味道,不等于看到美女不起欲念,还是那句话,遇见和经历都是福缘,得到是福缘,失去也是福缘。哪怕上辈子修成罗汉,这辈子再进入人世,福缘纠缠,也会有迷惑烦恼,我们说众生无分别,其实就修行来说还是有定力方面的分别····”
       老粉丝接道,“正是这样,譬如我修行到了罗汉境界,所得到的觉悟就是一颗平常心,虽然仍然会有烦恼妄想,但是可以活得坦荡,自在,随遇而安。吃到美食就享受美食,看到美女就欣赏美女。美食和美女都是福缘,是遇见和经历,该怎样就怎样,与定力无关,与如来无关。”
       如来夸奖他,“你已经明白一些道理了。想当年我在燃灯古佛那里修行,你知道我修行的是什么吗?”
       老粉丝答道,“据我所知,您是在那时候印证了佛陀的境界。”
       如来再问,“什么是佛陀的境界?是进入到一处特豪华特美妙的天堂吗?是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应有尽有吗?是荣华富贵心想事成吗?”
       “不是的,”老粉丝边琢磨边回答,“佛陀有清净心,有大智慧,静住安宁,不受世事牵扯。”
        如来肯定道,“这个清净心正是不受外物迷惑的根本。打个比方吧,有个人长得像泰山一样高大,双臂展开能抱住昆仑山,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大只?”
      “是呵老大。”老粉丝不明觉厉。
       如来又打比方,“黄河里的沙子多不多?假如有黄河里面的沙子那么多的黄河,这所有的黄河里面的沙子加起来,是不是很多?”
      “是呵老大。”老粉丝又有点晕了。
        如来又跟老粉丝开起玩笑来,“老实跟你说,如果有个大善人,让那么大只的巨人拿着像我刚才说的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出来行善积德,他所得到的福报,也不如你将来到处抄录我的笔记复印我的课本播放我的教学音频所得到的福报更多。”
       “不是我吹牛,将来我这本经书写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要来顶礼膜拜。如果有人能认真诵读,明白我讲的道理,然后去到处宣讲广为流传,这本经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圣地!”
        老粉丝晕倒。
        如来:“呵呵,不瞎扯了。说点正经的,我刚才说的道理你都记明白了吗?”
        老粉丝翻看笔记,“都记好了,不过如果出版成书的话,书名该叫什么呢?”
        如来思忖片刻道,“就叫金刚般若波罗密。”
(金刚经原文可自行摆渡)
发表于 2020-1-25 20: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佛教的逻辑基本是这样的,“你并不是真的恶毒、淫荡、吝啬、邪恶,你只是太蠢罢了,只要你肯用用脑子那还是有救的”。佛教真是一种从骨子里就高冷的宗教,耶稣还可以跟撒旦对掐,佛祖大概只会摸摸撒旦的头,叹一句“唉,傻逼。”
发表于 2020-1-25 2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解决生死问题的,我来说说我信仰佛教的经历吧,以下是我去年写的文章
                                                   从生死经历走向求道之路
    (本文有点长,分了三个部分来写,从生病开始记叙一直到现在)
一、
       2011年,也就是七年前,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生死。5月1号晚上我在家打游戏,看到队友太菜了害自己老是输,情绪很大,拍桌子摔鼠标键盘,然后突然脑出血。我妈当时出去买裤子了,回来时发现我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地上吐得一塌子糊涂,慌了,赶紧给我爸打电话,打不通,反复打了好几次,不知道什么原因电话总是无法接通。那天已经晚上9点多了,在叫了救护车后我妈几乎把我爸同事的电话打了个遍, “快...快....嵩嵩已经不行了....”, 我妈喊得歇斯底里。许久后我被摇醒了,我妈哭天抢地,
        “嵩嵩..嵩嵩..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这句话短促而飞快,听到这句话几秒钟之后我又昏过去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后来从同事的口中得知,我病倒的那天晚上情况很危急,我爸接到同事的电话之后几乎疯了一般,火速赶往医院,限速40的车道开到了80多迈,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半个小时就开到了。随着我的病危通知书不断下达,在医院我爸先后晕倒了3次,在查出是脑溢血之后医院没法做手术,需要转院,联系转院的事情全是我爸同事一个人完成的,我爸已经完全神志不清了。转院到陆军总院时恰好还剩下唯一的床位,这个时候差不多要凌晨1点了,签了生死协议书之后医生从汉口赶来给我做手术,在头盖骨上钻孔插管引流,后来听我爸说当时引流排出来的血和脑脊液加起来足足差不多300毫升,真是命大,没死居然又活过来了。
       后来回忆起当时昏迷状态所看到的情景,你们可能不会相信,我突然看到了我爸哭的很伤心很伤心,那是一种我从没见过的伤心,几乎到了绝望的程度。然后梦境又进入到了第二个片段,当时我不知为何会身在医院里面,而我好像是一个考察者,在医院里面视察,来回走动。当时医院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灾难,好像病人都得了绝症一样的,整个医院的人基本都死绝了,而且还死了好几代人,有孕妇死了,她肚子里的宝宝也死了,整个画面都是特别阴森恐怖的,耳畔还不停充斥着幽鬼那种恐怖的声音,那种声音就跟我们玩的魔兽争霸3里不死族建造的坟场所发出来的声音很像,感觉周围有无数的冤魂在呻吟。不知过了多久,梦境又进入到了第三个片段,在一个小房间里面我看到了我的身体就那样躺在床上,然后护士一直在忙碌着,抢救着濒死的病人,我就站在我身体床的旁边,但是好像护士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一样,然后护士就去给病人吸痰了。护士用一根细细的管子插入病人的喉咙上的切口,然后就看到整个病人的胸腔都被吸起来了,然后医生也过来了,那个人没有抢救过来,然后听到医生嘴里传来忿忿的声音,“MASA!!”不知多久之后,梦境又进入到了第四个片段,这段记忆真的很奇怪,好像我落入到了无尽的记忆轮回之中。比如说第一天我看到护士在对我微微笑,第二天护士态度差了一些,第三天突然看到家人出现在窗户旁边,哥哥手里拿着我最喜爱的篮球在敲打着窗户玻璃,然后帘子就被拉上了,第四天有一个军官在窗户外谈话,.....一直到第七天护士对我狠狠掐手和腿,态度很恶劣。然后梦境又回到了第一天的情形了,护士在对我微微笑,第二天护士态度差了一些,第三天突然看到家人出现在窗户旁边,哥哥手里拿着我最喜爱的篮球在敲打着窗户玻璃,然后帘子就被拉上了,第四天有一个军官在窗户外谈话,.....然后记忆又回到了第一天的状态,护士在对我微微笑,第二天护士态度差了一些,第三天突然看到家人出现在窗户旁边,哥哥手里拿着我最喜爱的篮球在敲打着窗户玻璃,然后帘子就被拉上了,第四天有一个军官在窗户外谈话,......内心深处突然袭来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难道我就只有这七天的时光了吗?难道我要这七天的记忆一直轮回下去吗?难道我就再也醒不来了吗?
       突然到某一天,我醒过来了,被护士推出来病房,出病房时看到头上明晃晃的三个大字 I  C U。
       “叮咚,电梯下楼,门要关了。”
       “叮咚,11楼到了,门要开了“
       我见到了我的爸爸妈妈,那时我爸脸色非常憔悴,面如枯槁,好像大病初愈一样,上个月还是黑黑的头发现在已经白了一大半。这时听到护士嘴里念叨着,“别看他眼睛是睁着的,其实他还没有醒过来。”
       那个时候我病情非常糟糕,24小时吊水不断,全身大汗淋漓,床垫湿透了就要换,加之天气总是在下雨,家里的毛巾堆了整整一摞,都没有干毛巾可换的了。某天我突然浑身抽搐,大量出汗非常难受,这时听到警报器响了,然后医生进来了,“快救我快救我”,我心里这么想着。不久后感觉身体又舒服了,这时耳畔响起来我妈熟悉的声音
       “他好像现在安静下来了咧。”
       “嗯,我刚才给他推了一针安定。”一个陌生男人回答道。
       其实灵魂刚入体内是会引起很大排异反应的,就这样经过几个没日没夜的折腾之后我的病情稳定下来了。于是爸妈开始教我说话,我看着爸妈的口型学着发声,尝试了好几次好累好累但是始终没有声音出来,不知何时终于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了,
       “ 爸...爸...."!
        爸爸笑了,笑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
        那几天武汉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下着零星的小雨,就像灌不完的孟婆汤,打不起一点精神。
        高考结束,在华师一的徐同学得知我病了,当天晚上就赶来陆总看望我,手里还拎了一盒东西,我微微打开眼睛看了一下,燕窝;小学同学也得知我病了,组织到一块来看望我,丁同学送来了她亲手折的满满一瓶千纸鹤;妈妈的同事彭阿姨送来了一本书,《水知道答案》;高中的初中的小学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医院看望我,呵呵,就好像自己真出了什么大事一样。
       为了训练我的说话能力,爸爸拿来了我上学最喜欢的语文课本,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在病床边,爸爸一遍又一遍的念着我最喜爱的诗,就像不曾记得的很久很久以前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认字一样。           我上学时期特别喜欢李白的诗,霸气,豪迈,威武雄壮,不拘一格,每次听到他的诗瞬间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了。就这样,慢慢的学着说话,从开始的一个字两个字到后来能一口气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了!后来病情稳定之后,我可以被别人架着坐起来泡脚了。我妈告诉说我已经在icu里面住了23天了,病倒的第二天,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来医院看望我了,其中还有我最喜欢的英语老师maria;今年高考武汉市缺考100多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在重症监护室感染了MASA(超级细菌),康复科不收,必须消灭MASA我才能转院去做康复。
       这时才猛然意识到,哎哟,原来自己已经瘫痪在床了!以前只是学了史铁生的课文才隐约了解到的瘫痪这个名词,曾经看似那么的触不可及、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居然真的就那么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曾经挚爱的绿茵场上再也不会存在跑不死的小强了,那个曾经带给了自己最初的梦的大空翼(动画片足球小将的主角)就这么的离自己远去了!原来之前做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梦境,看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情景原来都是真实的!起初还以为是做梦梦到医院,居然真的就在医院了!
       就这样,我也被拉去做吸痰了,也许是之前身体底子还可以,他们好多感染了的人都被拉去切气管了(在气管上开一个口子,排痰),我没有被切气管,漂亮的脸蛋保住了。但是排痰的过程非常辛苦,护士拿着一根管子从咽喉进入到支气管,伴着剧烈的咳嗽每次都能吸出来一部分超级细菌,大概做了5次之后再检查就没有MASA了,我战胜了MASA!
       陆总康复科不行,后来转院到同济做康复。一个月后我腰部力量起来了可以独自坐轮椅进出病房了,两个月后我的手的抓握力量差不多全部康复了,三个月后可以开始握笔写字了,虽然写的很丑很丑...知道我喜欢玩游戏,爸爸给我买了PSP来恢复我的手的灵活度。
       经过了半年的康复,我已经可以坐轮椅出行了,当时爸爸推我在中山公园转悠,听到几个老奶奶就在旁边议论着,“哎,这孩子太可怜了,这么小就要坐轮椅...”等等话,我爸眼泪瞬间就下来了,都说爸爸在孩子面前是坚强的,要知道我爸在事业上是多么的成功,从兰大化学系毕业后就在武汉石化工作,半年时间就带领团队把合成聚乙烯的单耗从1.38降到了1.18,大大推进了行业标准,为此国家一次性奖励50万,而那时我爸的工资只有100多块钱,又是全国防腐蚀协会会员,拿国务院津贴,刚正不阿,领导因为贪污受贿坐牢3年,我爸一身廉洁查不到一点污点,开公司做几百万的业务,同时又非常节俭,扶贫济困乐善好施,过年时探访孤寡老人,送去一些柴米油盐带去温暖,同时也招了几个残疾人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男人,就听到关于我的几句话,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佛教到底是什么?-1.jpg
我爸爸

佛教到底是什么?-2.jpg
2011年6月 小学同学来陆军总院探望

佛教到底是什么?-3.jpg
2012年1月 徐同学和林同学来同济陪我过生日

二、
      2013年我就到了爸爸的公司,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爸爸主讲。弟子规、格言别录、菜根谭、三字经、了凡四训、大学、王阳明心学、曾国藩家训...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渐渐刻入脑海中,同时我也知道了格言别录的作者是弘一法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原名李叔同,家里是卖盐开钱庄的,也就是开银行的,家里非常的富有,后来远渡日本留学,为离别诗歌《送别》填了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脍炙人口的离别诗歌至今快100年了,广为传唱;我也知道了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大名臣,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培养了李鸿章,左宗棠,送出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军工厂造船厂,同时他的曾国藩家书,堪称是育儿培养学生的传世经典,冰鉴、挺经都是看人察人的经典之作;我也知道了袁了凡儿时被一个相命大师看八字,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中每一次科举考试是否中举都算的清清楚楚,丝毫不爽,然后他开始走向了自己的改命之路....

       学了这么多古人的智慧,但是脑海中关于那段生死经历和奇怪的梦境的疑问始终没有解答,那天晚上为何我爸的电话突然就打不通了?为何医院仅剩下 唯一一张病床,一切都是那么巧合?我为何会做那样一个梦呢?为何梦到的情形和实际是如此一致呢?当初那个在医院里面游荡的那个是谁?在病房里站在我床边的那个没有引起护士注意的那个又是谁?为何我会成为所有脑出血中唯一一个造成双下肢截瘫的病人(其他都是偏瘫)?这一切的一切,感觉好像背后有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事件往前发展,自己是不是被命运控制了?我始终得不到解答。
      几年前就有算命先生跟我爸讲“你的儿子可能考不上大学”,我爸当时怎么也不相信,呵呵,我读书这么好的成绩会考不起大学?嗯?就是买也得买个大学吧?!后来果然没上大学,想也没想到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于是开始有点相信命数了,后来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个所谓算命的,被骗了700块,完全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他连一些江湖术士都不够格,就长了记性千万不要相信在网上随便找一个所谓的“大师”!后来抱着学习而非投机的心态进了一个周易学习群,这才接触到了古代真正的相命学,才知道人真的是有命数这么回事的,同时学到了一些命理的基本知识。
      我的八字是壬申年 癸丑月 戊申日 庚申时,从五行来看先天八字里我本身属土,缺木少火金太旺,而且92年的纳音五行又是剑锋金,四个金太多了,这是泄戊土之气的,所以金对我非常不利的。八字缺木少火,木代表肢体也代表肝脏,肝主生发,八字无木故先天体弱多病。火主决断也表礼节,无火所以遇事经常犹豫不决而且说话的表达能力比较差,在待人处事上也不注意礼节不招人喜欢。水是通根的所以比较聪明脑子还是比较好使。从用神的喜忌来看,金是泄我的,所以要削弱金之气,滴天髓讲“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所以对我有利的是壬水癸水,用来泄强金之气,同时用丙火来熔炼剑锋金才能熔铸成可用之才,如果是丁火就太小反而容易被金所伤,所以大运和流年逢火和水都是解原命局的,对我有利。2011年辛卯年,大运又是走的乙卯运,卯代表小树苗遇到剑锋金这种刀剑之金必然会受伤,两个卯木极易激起庚金的凶性,故2011年得脑出血。噢,难怪我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是这样子的,原来这些在人出生的时候,天与地之间气的交合变化,命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八字上看我的命相当差,但自学了命理三个月后,我自己这种简单的八字会看了,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今年8月份去了趟广东惠州,做了差不多一个月。那边就有一个老道长跟我说,我虽然正五行属土,但是按照中医五运六气的讲法是我出生的那年是属金的,申酉戌(农历的七八九)这三个月这是三会金局,这三个月是金之气最旺的时候,我本身属金所以是对我有利的,建议我继续留下去。我不知道黄帝内经里所谓五运六气是不是这样写的,但是以我所了解的,他完全就是瞎讲胡诌,真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就说些似是而非的哲学吗?中医的核心是讲辨证论治,并不是我本身属金(这是他说的,其实我五行属土),金就是有利于我的。凡事都要有个度,万物都是一种平衡,某一样元素太多了一定会走向它的对立面,道德经通篇都是在讲物极必反的道理。我开始想到要从自己的八字里面找答案,我不懂什么叫五运六气,百度了之后发现这中医讲的五运六气不就是命理学里面讲的天干五合嘛?!这命论的也太简单了吧,而且他只论八字本身的五行属性和年柱壬申这两个字,不论月柱日柱时柱这六个字,也不论地支藏干,而且也没有气的强弱的计算,所以推算性格处事方式这些大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具体到某年某月某事这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古代相命书很多,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什么的,但是那都是讲的方术,而且比较偏颇不全面,如果没有学到滴天髓的深度,要细化到具体某年某月还是不要轻易给人算命了。
    我这一步大运走的是丙辰运,辰为湿土耗丙火之气,另外丙火不通根虚浮在天干,所以这一步大运并没有解强金泄戊土的困局。今年又是戊戌年,辰戌相冲,水受伤预示会破财,另外八字当中的戊申和今年的戊戌是逢拱的,申戌拱出酉金来,故今年酉月会非常不顺,看到这里我自己都吓一跳,所以我赶紧回来了。后来得知真的就在酉月,16级台风横扫广东省,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暗自庆幸从那里果断回来了,真的好险!命理果然还是没有白学。那个周易群主还真是厉害,不仅是性格处事方式,甚至连我不是第一胎他都知道,而且还看了八字还说我爸这辈子只适合一个人过,即使有婚姻那也是随着大运带来的,大运一走婚姻就没有了。恩,命运这个东西真太神奇,就好像所有的命都写在纸上一样,总是按照既定的轨迹来走,通过推算演绎能够把所有的轨迹都推出来,丝毫不爽。为何周易会这么神奇?为什么可以把人算死死的?难道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吗?我八字不好这一生命运就这样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改变命运?


佛教到底是什么?-4.jpg
爸爸公司的企业文化


佛教到底是什么?-5.jpg
爸爸公司的企业文化


佛教到底是什么?-6.jpg
爸爸公司的企业文化

三、
      于是带着疑问上山请教了宽镜师父,现在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周易八卦其实是个大科学,依然没有出科学这个概念。阴阳就是对立的两极,这正是佛教讲的二元对立,周易是通过构建阴阳这种对立的两极来构建他的哲学框架,由此成立世间万相的,这种就构成了人和世间万相的对立与统一。人是有命数的,这个命运写在脸上也写在八字当中,人类命运的一个基本格式就是显现为时间和空间,当然会在时空上留下一些痕迹,依据这个痕迹就会显现为虚假的规律性,通过这个痕迹也确实可以推算出人未来的某个短时间的命运,所有古代命书就是讲这方面学问的,而且越是凡夫,命就被算的越准确,袁了凡不就被算的死死的吗?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是这种从阴阳对立里面形成的基本格式来建立它的哲学框架,已经不能成为哲学而是落在形而下了。而科学更不用说了,总是试图用公式去总结规律,然后人就不断被下定义:这个是好的对身体有益,那个是不好的对身体有害,人应该怎么怎么样生活等等。佛法从究竟上来说是没有阴阳也没有五行的,这是假象,是因为我们被他控制了,因为我们以一种对待的、一种物质的观念来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显现为阴阳的对待哲学,和五行的物质现象,是因为信奉它,相信他是真理他就显现为这个相,这都是跟人的世界观相配合的。一切唯心造,所以人就用阴阳五行把这个世界造出来了,反而这是轮回的因。
      佛教所探讨的是推动人的命运向前走的那个背后的力量,而不是以一个科学常识的态度说一个偶然事件。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小学时候读书并不好,只是数学强一点,学习也不认真,成绩10-20之间,然后四年级偶然的转来了一个女生丁同学,眉清目秀端正典雅非常漂亮成绩也非常好,我很喜欢,为了让她注意到我,于是下决心每天晚上电视只看半个小时,自己在书店买习题来做,每天晚上作业写完了就做练习题学到10点半,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奋发读书成绩一下蹿到了班上的第一名;后来上了初中,她去了二中我去了粮中,成绩一直在学校50-100之间徘徊。有一次考试是大考场,我偶然的注意到了坐在第一位置的陈同学,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样子我也很喜欢,我就把她作为自己奋发的目标,立志我下次一定要坐在她的前面让她注意到我!于是自己在外面报名了一些补习班,以前经常玩的游戏也很少玩了,除了上体育课时疯一下之外,一直都是安下心来搞学习,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我就考了年级第一,她考年级第二,哈哈我终于坐到了她的前面了!能够跟她说几句话心里也是美滋滋呀;然后到了高中,陈同学去了华师一,我去了省实验,整个高中都没有发现那种特别让我欣赏心动的女孩子作为我奋斗的目标,所以高中的成绩也是一直在600-620之间徘徊,所以即使我没有生病正常高考,也顶多只能上武大华科之类,而且还不一定能选上理想的专业,陈同学则是去了上海交大,这岂不是是命运吗,只因曾经那种拼命向自己的目标奋进的锐气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只是父母和老师的一些所谓考不上理想大学就只能干苦力活的耳提面命,和毕业后在社会没有地位脸上也无光blablablabla的世俗教条主义,假如我又有一个偶然的机遇找到了我欣赏的女孩作为奋斗目标,说不定我也能去南开上交之类的大学呢。这岂不是是命运吗?这是我想高中遇不到我奋斗目标的吗?小学初中遇到自己心仪的欣赏的女孩作为奋斗目标,偶然的。高中没有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偶然的,那这命运岂不是被偶然事件给掌控了吗?有人把原因归结于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问题是这是我想要不努力的吗,高三卷子很多而且我每张也都认真做完了每天至少搞到11点,我这还不够努力吗?我上学时期喜欢打游戏,有人就归因于游戏打多了,但是这也不是我为了玩游戏而想去玩游戏的,这背后还是有力量在推动啊!有人又归于没有找不到奋斗目标,那问题是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那推动我没有遇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背后的那个推动力又是什么呢?又有人归因于天赋不够,那这也不是我想要自己没有天赋的呀,那导致我出生是那样一个八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背后还是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命运往前走的,所有这一切让事物发展变化的背后的推动力就是业力和因果,
      业是行为所产生的,每一个造作的背后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善行产生善因,恶行产生恶因,有前因必感生后有,于是感生了下一世的轮回,也正是这种感召的力量推动着命运之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所以修忏法,断恶修善不再造作的意义也就是在这里。之前李胜国跟我说,他有个朋友开出租车,乘客意外掉了苹果手机执意不还给别人,自己捡了解锁了然后卖了3000块钱,第二天又不小心撞了路人,3000块钱又给出去了。我听了之后就觉得好笑,大学里早就讲过了,“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哎,现代人都不看古书了,大学是讲哲学的,因果讲的清清楚楚,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感召的,没有绝对独立存在的事物,意外而得的财富最终一定会以意外的方式而失去,可现在人都只盯着眼前利益,鼠目寸光。不过对照圣贤的标准仔细想,自己的性格缺陷也确实太多太多,无意之中伤害的人也太多太多,我之前太傲气太狂妄太自负太自我太固执心眼太小淫欲心太重对尊长太没有礼貌太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我真该好好反省反省,我真诚的向曾经被自己有意无意伤害的人说声对不起。
       我以前特别喜欢读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每次读完,热泪盈眶,斗志激昂,李将军总能给我无穷的力量,我曾经就想做一个像李将军一样的人,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身先士卒,积极进取,如果能有幸当官,也一定要做一个爱老百姓,公正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即使世风日下,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就算得不到上级赏识,也要坚守本职岗位安心做一个地方好官造福一方百姓。呵呵,真是造化弄人,曾经的慷慨激昂仿佛还在昨天,可转眼间已经生病7年了,仔细想来人这一生实在太短暂了,了不起也就活个八九十岁,而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理想不能实现,那就好好修行吧,苦了这一辈子,来世一定投生个好去处,如果有幸还能得人身,也希望一定不要忘记这一世的梦想!在周易里面数字7代表着变化、改变,病后的第7年,庆幸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佛教到底是什么?-7.jpg
健身

佛教到底是什么?-8.jpg
日出
发表于 2020-1-25 2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发表于 2020-1-25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到底是什么?-1.jpg

这是一位温州肯恩大学外教的回答。让我对我的信仰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不只是我的信仰,因为我忽然明白,一个人行善不应该受宗教所施布的紧迫感和恐慌感的影响,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最可贵的,不是神性。
而恰恰是人性。
发表于 2020-1-25 2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谨言慎行
相信因果
善恶有报
发表于 2020-1-25 2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就是佛陀的教诲
是一种教你行善止恶,最终觉行圆满的法
发表于 2020-1-25 20: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越研究佛教,我就对佛教产生严重的质疑,总觉得充满欺骗性。我也不认同说有很多人相信所以就应该是真的这样的从众心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5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