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22|回复: 2

改革开放30年:志愿精神已形成 慈善走入全民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7 1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2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ff" size="3">改革开放30年:志愿精神已形成 慈善走入全民时代</font></h2>
<div class="t_msgfont"><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8C%97%E4%BA%AC"></span>&nbsp;</div>
<div class="t_msgfont"><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8C%97%E4%BA%AC">北京</span><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A5%A5%E8%BF%90">奥运</span>会和<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AE%8B%E5%A5%A5%E4%BC%9A">残奥会</span>落下了帷幕,来自<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4%B8%96%E7%95%8C">世界</span>各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各自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虽然<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8%BF%90%E5%8A%A8%E5%91%98">运动员</span>才是<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A5%A5%E8%BF%90%E4%BC%9A">奥运会</span>的主角,但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却离不开<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BF%97%E6%84%BF%E8%80%85">志愿者</span>们的奉献与服务。 <br/>&nbsp; &nbsp; </div>
<div class="t_msgfont">“170万志愿者奠定了<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8C%97%E4%BA%AC%E5%A5%A5%E8%BF%90%E4%BC%9A">北京奥运会</span>成功的基石。”有媒体如此评论志愿者的作用。超过170万名志愿者,使北京奥 <br/>运会成为历届奥运会中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次,也使本届奥运会被许多人认为是<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4%B8%AD%E5%9B%BD">中国</span>一次大规模的志愿者演练。&nbsp;<br/><br/>事实上,大规模的志愿者“实战演练”这并非是第一次。让人们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博爱的志愿<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7%B2%BE%E7%A5%9E">精神</span>,是在不久前发生的汶川<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9C%B0%E9%9C%87">地震</span>中。&nbsp;<br/><br/><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B1%B6%E5%B7%9D%E5%9C%B0%E9%9C%87">汶川地震</span>发生后,在官方救援系统之外,一个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汶川地震发生后的重要救援力量。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自发赶赴灾区,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几何级数增长。&nbsp;<br/><br/>这些人中,有的孤身一人,有的则是组成团队,或者开车,或者步行,甚至跋涉数千里奔赴灾区参与抢救和物资分配。从这些积极承担责任、无私帮助他人的举动中,有评论家总结出:一个公民社会正在成长,一个志愿精神体系正在形成。&nbsp;<br/><br/>&nbsp;志愿者们的行动,加上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捐赠的570亿元赈灾款物,更是让舆论惊呼:一个全民慈善时代正在到来!&nbsp;<br/><br/>“慈善人人都可以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大力推崇平民慈善。他认为真正的慈善不应该仅仅是富人帮穷人,而是平民慈善、全民慈善。&nbsp;<br/><br/>通过奥运会和汶川地震的救援,我们看到,这种全民慈善的精神和格局正在形成。而从“慈善”两个字不被公众接受到全民慈善的形成,经历了整整30年的光阴。&nbsp;<br/><br/>随着<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94%B9%E9%9D%A9%E5%BC%80%E6%94%BE">改革开放</span>的进程,“慈善”开始被社会接受&nbsp;<br/><br/>慈善是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和<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96%87%E5%8C%96">文化</span>瑰宝,纵观中国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8E%86%E5%8F%B2">历史</span><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8F%91%E5%B1%95">发展</span>进程,慈善理念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绵延流长。&nbsp;<br/><br/>新中国建国后,<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94%BF%E5%BA%9C">政府</span>包揽了全体社会成员最大限度的就业、基本福利、全国的灾害救助等,使得<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9B%BD%E5%AE%B6">国家</span>力量全面取代慈善组织。这种现象一直到<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94%B9%E9%9D%A9">改革</span>开放之后才得以打破。&nbsp;<br/><br/>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慈善机构开始在我国出现,但当代<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4%B8%AD%E5%9B%BD%E4%BA%BA">中国人</span>接受“慈善”二字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nbsp;<br/><br/>1978年开始,在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社会开始出现自由支配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慈善事业的空间也逐渐开朗,慈善组织在政府有意识的培育下实现了历史性回归。从1980年开始,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慈善组织。1981年7月,中国首个现代意义的公益慈善团体——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但当时“慈善”一词更多地让人们想到的是旧社会地主乡绅的“伪善”。所以这个词一般都被刻意回避。之后1985年爱德基金会成立,1988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成立,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这一现状依旧没有改变。&nbsp;<br/><br/>“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慈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了一个新名词。”北京大学政府学院田凯博士在研究报告里写道:“直到1994年为止,《人民日报》几乎没有使用过‘慈善’这个词,在不得已的时候,往往使用‘公益事业’来代替。”“真正旗帜鲜明地提出‘慈善’两个字,还是到1994年才开始的。”中华慈善总会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5%AE%98%E5%91%98">官员</span>表示。那一年,被认为是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和里程碑式的中华慈善总会正式成立。&nbsp;<br/></div>
<div class="t_msgfont">中国慈善事业终于在隔绝40多年后重新迎来了全新的发展!&nbsp;<br/><br/>1998:破局的转折点&nbsp;<br/><br/>1994年,当刚从民政部部长职位上退休的崔乃夫和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的阎明复商定要在中国成立第一个综合性的慈善机构时,慈善还是一个带有些许贬义色彩的词汇。当时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如此定义“慈善事业”:“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做是一种施舍……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它的社会效果存有争议。”&nbsp;<br/><br/>熟知慈善古今中外情况的崔乃夫开始挖掘慈善的意义,推广慈善的概念。中华慈善总会开始召开一系列研讨会逐渐为慈善正名,同时在大众传媒宣传。但在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慈善”二字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依然是比较生僻和少见的。对于慈善,老百姓似乎没有更多的想法和表示。&nbsp;<br/></div>
<div class="t_msgfont">一直到1998年,开始出现了第一个打破僵局的转折点。&nbsp;<br/><br/>1998年,一场全流域的洪水在长江发生。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nbsp;<br/><br/>当时,阎明复刚刚接任中华慈善总会第二任会长。&nbsp;<br/><br/>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着手准备抗洪救灾。随后中华慈善总会发出致全国团体会员“关于积极支援当前抗洪赈灾”的建议函。并打算和中央电视台一起办一场赈灾晚会,当时的期望值是通过晚会能为抗洪救灾募集2000万元善款。&nbsp;<br/><br/>但事实证明,这个期望值低估了慈善的力量和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爱心。&nbsp;<br/><br/>1998年8月16日,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电视募捐专场晚会。一下子就筹集了3亿多元的善款和物资。&nbsp;<br/><br/>晚会播出后,中华慈善总会所在的办公地点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新龙大厦7层,平时冷清的大厦门前被人流堵塞了,昼夜川流不息。</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7 19:24: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1-17 19: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forum.china.com.cn/viewthread.php?tid=418179&amp;extra=page%3d7&amp;agMode=1">全文请见:http://forum.china.com.cn/viewthread.php?tid=418179&amp;extra=page%3d7&amp;agMode=1</a></font>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1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28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