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行动|在祖国的大地上传递教育的热忱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对于“辅仁行动”的青年们来说,这份“连接”不仅流淌在生命血脉里,也凝结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里。
11支队伍,137名队员,我们在今年夏天一共穿越了8996公里的路,奔赴全国6个省份,面向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为1439位孩子开设公益性质的国学课程。
在《汉字与中国文化》课堂上,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汉字的世界里驰骋,看到甲骨文里上扬的“羊”角、下弯的“牛”角、“虎”的血盆大口、“马”的凛凛鬃毛……在《孔子曰与历史剧》课程中,我们用国学漫画讲述孔子的故事,让这位圣人在孩子们心中形象不再高冷,而是变得有血有肉。在诗词鉴赏与吟唱、民俗手工、书法、太极拳等课堂上,我们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与孩子们分享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与感动。我们几乎每到一所支教学校,那里就掀起了一股小小的学习国学的热潮。孩子们说“恨不得整个暑假都可以上这些课程”;“老师走了之后,我每天还是会把教过的汉字都认一遍,把《孔子曰》的剧本读一遍”;“我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将来考上北师大”……
辅仁行动,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意义。它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用心地去体验教学相长;它是一个“看中国”的窗口,我们切身体会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和教育环境,深入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是我们青春里一场名为“理想”的集会,一群热爱国学、热爱教育的年轻人,努力去点亮更多孩子眼睛里的星星……
我们相信,教育是最根本的事业。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时刻,让我们看看辅仁行动的队员们关于教育和人文、关于理想和奉献、关于爱国和传承,都有怎样美好的思考:
豫安队张李昕
讲授课程:诗词鉴赏与吟唱
参加这次活动,初衷是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略尽微薄之力,也想要为一些原本可能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机会。从诗词方面来说,近几年来尽管因为一些节目的火爆,喜欢诗词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单纯的记诵,距离真正将诗词还原到历史语境中、体味其中蕴含思想,还远远不够。青年学生更不应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解,而是当对这些中国古人的思想文化遗产努力深挖。毕竟这是我们人性、文化的根本,无论将来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这些深深刻入灵魂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同时,从我个人的学习以及一些教学经历来看,当前各地区教育资源确实有差距,而且这样的状态还会长期存在,尽管这并不代表一些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不合理的。而我所能做的,只有尽自己一份力,为这些孩子们带来一些他们平时可能很难接触到的东西。
豫安队崔振鹏
讲授课程:《史记》导读
我们和学生在一次次的课程中越来越熟悉,有一天晚上,有两位理科生来到办公室找我探讨“中国英雄的悲剧性”“中庸的含义”“历史的趣味”等一些文化问题,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热情是很高涨的。如何给非专业者提供准确、有趣、深刻的知识,确实应该成为人文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此外,我再次体会到,课总是在讲授中熟练的,第三次讲《五帝本纪》要比第一次顺畅得多,同时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思考,这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信然!
青阳队梅茹瑜
讲授课程:孔子曰与历史剧
我讲授的课程是《孔子曰》,从第一次进班时孩子“怎么又是语文课”的怨念,到最后讲子路之死时孩子“我之前觉得子路就是个莽夫,但我发现自己错了”“人要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思考,这一路来,我一直在努力带着大家刷新对孔子及弟子的刻板印象,让大家学会进入历史语境、学会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体会,来读懂《论语》,理解历史人物。孩子们每一次的举手,每一个凝神屏息的瞬间,每一回或皱紧或舒畅的眉头,都让我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片星空可以“连接”不同时空的中国人,在相似的情境或体验的触发下,给予大家前行的精神力量,在每个人眼里倒映下星星。
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种“连接”,我想也是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一个注脚。“连接”的中心,不是我,而是爱与责任。
商翼队安宁
讲授课程:《史记》导读
听着枝头的鸟鸣,看着天上的白云,尤吉屯一中的清晨带给我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轻松。第一次仔细观察校园里面的各处细节,主干路旁对立的直挺的树、操场上彰显着青春的篮球架、办公室老师们桌案上的习题册,这些都让我想到自己的中学时光。而这一次,我将以一个崭新的身份再次走进这并不陌生的一间间教室,我将是一名教师。看着走廊上、学校院墙上写着的一则则标语、一条条名言,我深受感动,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办公室墙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青春活力,关键就是关注学生”。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定要爱护、关心自己的学生的,要想有好的课堂,就一点要关注学生,了解他们课堂上每时每刻的状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课程和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把最好的自己最大程度地奉献给课堂、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无尚的教师职业。而我在这条道路上,我会以这次难得的实践为起点,努力地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断前行。
冀望队焦雪玮
讲授课程:孔子曰与历史剧
通过这次支教,我真的真的收获了很多,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成长,但是我不想让支教成为一种自我感动。在这十几天中,我一直反复询问自己支教的意义。我开始怀疑短暂的课程是否真的可以让孩子们记住些什么,我们虽然努力但是总是略显生疏的讲课技术是否真的对当地的老师有所帮助,至于我们“小老师”本人,其实更没有必要被记住。我们能够改变什么呢?我们能够留下什么呢?直到在支教结束回北京的火车上,我和林涠谈起了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乡村和乡村居民被“抛弃”的现象,对面坐着的一位叔叔突然插话,他向我们“普及”了资本运作下社会分工对机制运转的必然,他告诉我们个人渺小,改变现状是不现实。我回来的两天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想到这件事。
我们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了?我问自己。在所谓“成熟”的人看来,青年总是容易理想主义,但是理想并不是空想,或许它仅仅是和现实二元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当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实现,否则便不配称为“理想”。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个“理想”是必然要存在的,否则“现实”失去其对立面也会僵死。我想起我曾经和很多人愤愤地抱怨过,我说过这个时代固然丰富多彩,但是它充斥着庞杂、混乱、短暂、割裂。我去哪里寻找一种真实的力量?哪个层面上的真实才是值得信任的真实?
可是通过这次的支教,再加上火车上那位叔叔颇为“自信”的发言,或许我能够得到最起码一个层面上的答案。真实有很多种,而有一种我已经非常浅层次的体验过了,那就是教育。教育,不是液晶屏幕里的画面,不是程序的产物,不是橱窗后的花花绿绿,而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办法偷懒作假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连接。我们在金子中心小学仅仅十几天,但是我们努力地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孩子们,伸向老师们,而孩子和老师也同样给予了我们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而生命与生命的交融和对接,或许就是一种最纯洁的真实。世界运转,文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最初的本真,只是后来这种联系会被扮演成各种各样的角色,而教育正是一种去蔽后的联系。玉米在泥土中生长,人在大地上生长。当地老师的热情和认真,孩子们的拥抱和大笑,就像手里握着的泥土,它们有实感,有体积,而且拥有继续孕育的力量。比起这些,我们在“第五元素”国吃了多少“知识”、“真理”都略显苍白。
在支教快要结束的一天下午,我去操场遛弯儿。这是阴雨连绵多日后难得的好天气,阳光、云彩和在风中沙沙作响的树已小有“秋高气爽”的样子。那时我很肯定地想到: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是完全密闭的“钟形罩”,但是无限永远不在其外,而是在其内,在很多层玻璃平面的缝隙中。总有人努力在缝隙中行走、创造、连接,于是在有限中才有了无限的张力和空间,有了变化的可能性,而我们将这种可能性称为“理想”。
太和队蒋昆芳
讲授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文字上更是蕴含无穷。这次支教很想培养起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让他们了解到古文字的奇妙之处和汉字的丰富含义。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识字已经比较多,甚至认识许多成语。但是他们对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联了解不多,而很少接触古文字的他们却能在第一时间辨认出这些是什么古文字,这虽然一部分跟古文字的象形性有关,但也与孩子们的聪颖和流淌在我们中华儿女血液里的文化传承性有关。我们还是能与古人心灵相通,这也更证实了我们都是同一血脉,共同的炎黄子孙。
汉字起源与图画有很大关系,孩子们对画画的积极性很高,我打算通过图画和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建立起对汉字发展历程的兴趣,以图画为媒介搭建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汉字的桥梁。今天汉字中的五官课堂上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把古文五官画了出来。接下来课程涉及到的汉字中的人、汉字与天文、地理、动物等会采取更加丰富的课堂形式,让文字不再是每天抄写十几遍的无聊的方块笔画,而是一个个鲜活起来的文化符号。
友仁队张祎昀
讲授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
支教结束了。有很多话可以说,但想说的也不多。当人对某个事物的认识,达到了体认的程度,往往不愿用言说去“破坏”他,更不用说我这样不善表达的人了——这次体验可以划入此类。我们始终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什么,也相信只有教育才是改变的开始。再坚实的信念也终究是飘忽的,来到韩营小学,了解到在此之前,学校的师资只足以开设语数英,是这样的现实促使校长争取到这次支教,也将我们拉回到“现实”,产生不少疑虑。但听到从未系统上过音乐课的孩子们,能在十天之后吟唱古诗词;看到缺乏美术与手工课的孩子们,能够做出精美的国学手工作品,这实在超乎我们的期待。今天或许才是回到现实的时候:现实无非“有教无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温柔的反叛,具有超乎人为之“类”的力量,确确实实能埋下改变的种子,而一切的关键还在于令其“有”——有人去做,做得有诚意、有内容。
志道队刘元杰
讲授课程:诗词鉴赏与吟唱
以前我对在农村地区开展国学主题的夏令营存有疑问,教育欠发达地区是否真的需要国学教育,国学教育是不是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我们的行动最后会不会只感动了自己,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
今年在来支教前,我来到西南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小城,看到他们努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也看到他们因对当地文化资源辨识不足而造成的遗憾。最有地方风味的乡歌里谣,却因为主创方认为“土”而换成了流行古风版。不仅没有获得游客的青睐,而且受到当地人的白眼。深追原因他们是在多元文化碰撞中迷失自己,在选择时不自觉的文化自卑。文化自卑一方面是因为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没有意识。现在脱贫攻坚的指示预示着今后有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会瞄准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文化资源来带动经济发展,这些地区本身在经济上就处于弱势地位,在开发文化资源的时候如果不能站在地方文化的立场就容易走进误区,失掉特色。所以,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国学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小城,我们教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策划者。
太炎先生曾大声疾呼“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在今天同样振聋发聩。国学一定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不可知的,国学就是我们祖先生活的足迹,是可亲近的,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越来越不安稳的世界,冲突加剧的文化交流,功利的文化大开发,充分理解我们栖身的传统,才不至于在文化抉择中犹豫迷失。
(节选自辅仁行动队员日记,有删改)
「辅仁行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章黄国学与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公益支教项目,也是敦和种子基金项目的重要内容。我们旨在打造优质的传统文化支教课程,为高校学子的支教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
相关链接
五四青年节 | 辅仁行动:139名志愿者的青春宣言
让传统文化的“火种”点亮长夏:"辅仁行动"正式启动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谢琰董京尘
责任编辑:林丹丹
专栏画家:黄亭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