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发表于 2009-1-16 16:35:44

炒房时代终结 温州“炒房团”何去何从?

<font face="楷体_GB2312">真真假假的温州购房团炒房故事不断在各地上演。但在更多温州人眼里,背着成捆的钞票、四处购房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温州人开始苦恼,6000亿民间游资,该寻找什么样的回报渠道</font>
<p>  本刊记者/杨龙(发自温州)</p>
<p>  陈显荣的手机不停地响起。作为温州市一名还算有点儿名气的炒房者,陈在2008年年末不断接到开发商向他发出的邀请:“有没有购房团的资源,组织一下过来看看。”</p>
<p>  他的案头,堆放着一尺多高的房地产推介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房产商。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p>
<p>  在温州,大凡手中握有资金的人,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邀请。</p>
<p>  <strong>炒房团不再靠炒房盈利</strong></p>
<p>  温州人陈显荣是家族的“带头大哥”,负责带领陈家十几位亲戚买房挣钱。</p>
<p>  “三年前,温州人出去买房要遭人白眼。现在开发商资金紧缺,又开始主动邀请我们过去了。能成交当然是好事,其实他们还是想通过我们造势。”陈显荣说。</p>
<p>  尽管不断接到邀请,陈显荣最近没有再去看过任何房子。他的手头,还有20多处房产被套住。</p>
<p>  2008年11月底,一个近50人的温州购房团赴上海看房,被炒得沸沸扬扬,经过两天考察后,意向购房总金额超过亿元。但这亿元大单中有多少能变成购房合同,活动组织方《上海侨报》也表示吃不准。</p>
<p>  缺少短线炒家的支持,四处奔走活动的开发商们,还是找到了配合演出的参与者。</p>
<p>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凭借购房团的购房合同,开发商就可以顺利从银行获得贷款。但购房团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房子。购房团会和开发商签订私下合同,有些购房团会付给开发商20%或者30%首付,开发商付给购房团每个月5%左右的利息,其余贷款由开发商负责归还;有些购房团甚至只是开发商请来的托,开发商请他们白吃白喝旅游一圈之后,凭借他们的身份信息签订购房合同,套取银行贷款,来维持日益紧张的资金链。</p>
<p>  “温州民间资金现在更多地是给一些小开发商借贷资金,与炒房团是两个概念,”温州当地规模较大的房产中介天浩置业总经理王珍楠说。</p>
<p>  房地产开发商更愿意用温州购房团来称呼他们。“温州人来了”,向消费者传递的另一个信息就是:房子将会被抢光,市场上买不到了,价格自然又会更高。</p>
<p>  然而,炒房热情不再的一个明显的佐证是:作为“温州炒房团”重要推手的房产中介公司,目前境遇惨淡。半年来,温州已经有近一半的中介公司关门倒闭。</p>
<p>  真真假假的温州购房团不断在各地上演。但在更多温州人眼里,背着成捆的钞票,四处购房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p>
<p>  “让他们去闹腾吧,熬过这一把,我不会再玩房子了。”陈显荣说。曾经给他带来财富的房产,如今已经是一笔沉重的债务负担。</p>
<p>  <strong>炒房曾经利润滚滚</strong></p>
<p>  “很多人在骂我们炒房的,但更多人是一边骂一边羡慕我们。”陈显荣回忆三年前涉足房产的盛况。</p>
<p>  2005年的一个周末,陈家三兄弟在父母家聚餐,此时温州市区的房价已经被本地人炒过了万元大关。在饭桌上聊起房价上涨的事情,说着说着,大家的眼睛发亮了,众人已然看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p>
<p>  炒房去!——家庭聚餐还没有结束,大家作出了这样的决定。</p>
<p>  兄弟三人,有两人在当地的政府部门工作,老三则在乐清办了一个工厂。凭借手头的现金和人脉关系,三天后,陈家在市内和新城区一共拿到了五套房源,并放在房屋中介托卖。</p>
<p>  头脑发热的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对房地产的一窍不通,使自己在懵懂中获得了一个成功抄底的好时机。</p>
<p>  懵懵懂懂的陈家三兄弟,大胆购入的这五套房,半年间为他们家带来了近50万的利润。</p>
<p>  其实,早在2000年温州人就开始流行在杭州买房,“温州炒房团”逐渐成形。</p>
<p>  2001年8月,一个157个温州人组成的“看房团”携5000万资金奔赴上海,之后,“温州炒房团”开始名声在外。</p>
<p>  到了2003年、2004年,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辗转各地的“温州炒房团”,已被当地的自住购房者视为洪水猛兽。</p>
<p>  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年初,以上海为龙头的全国房价猛涨,“投资”风行。当时上海流行的口号是“买房不如养房(长期投资),养房不如炒房,炒房不如炒号(通宵达旦排队付了少量定金获得一个预订号码,然后以1万~5万元的价格转卖掉)”。市中心形成著名的“万家千户无灯影”的奇观,有些商品房从期房到现房短短十几个月里,倒手二次三次,“快进快出”推动了“快涨快升”。</p>
<p>  房价猛涨引发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提出了八条措施。</p>
<p>  5月11日,国办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6月1日,国家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短期炒作成本,遏制投机炒作。</p>
<p>  作为调控重点和风暴之源的上海,房价应声下挫,到2005年末,上海商品房销售均价从9872元下降到6698元,下降约三成。</p>
<p>  而上海,正是大多数温州炒房人投资的重点城市。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在2005年底之前的不到三个月时间,有300亿温州资金从上海房市撤出来。没有撤出的多半是被套牢了,套牢资金据周估算,有几百亿左右。</p>
<p>  “温州炒房团”资金从此开始出现分化。很多炒家已经不敢再贸然进入。</p>
<p>  少有人料到,地产商最终在与调控政策的博弈中胜出,随后两年,房价迎来了更疯狂的上涨。</p>
<p>  2007年,上海房价轻松突破万元大关,而北京中原投资顾问部提供的数据表明,2007年北京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均价达11377元/平方米。</p>
<p>  陈家三兄弟开始了滚雪球的玩法。他们的资本,在一次又一次的倒手中,越滚越大。</p><!--page_info=2_1_153149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炒房时代终结 温州“炒房团”何去何从?